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267章 我们必须记得,我们应该记得

刘震云非常理解江弦为什么会给取名叫《高山下的花环》。

听说烈士们并没有整洁的坟墓,只是草草的埋在高山脚下,立一块木头就当墓碑。

高山底下,花环簇簇。

老兵们会沉寂在山脚下,可他们曾经献出的鲜血、生命、热诚,不能被淡忘。

这是忘恩,也是背叛。

在刘震云看来,这就是《高山下的花环》这个名字的含义。

多年后,当花衰败以后,人们还会不会记得他们曾在这里献出了生命?

应该记得!

必须记得!

刘震云目光炯炯的坐在桌前,“这篇不火,天理难容!”

一晃,《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发表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去年,因为纸张的计划供应问题,《十月》还属于“限量发行”,印数逐期增加,从1980年1期的14万,提高到1980年6期的23万。

编辑部会不时地接到外地读者的来信或电话,反映当地邮局订不到《十月》,询问解决的办法。

到了今年,邮局终于取消了《十月》的限量发行,读者的订阅数量大增,今年第1期的印数就达到55万册。

《十月》的第四期发行以后,编辑们都期待着读者们的反应,更期待读者们对《高山下的花环》这篇的反馈。

在《花环》还没发表之前,就已经被圈内看过的一些编辑、作家评为了当代军旅“扛鼎之作”。

这也代表着文化界对《花环》的认可。

如今值得关注的便是《花环》在读者群体中是否会受到冷遇。

张守仁心里忐忑着,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睡好觉。

好在读者们的反馈来的很快,第4期刚发行不久,出版社的收发室便开始接收寄给《十月》的“整邮袋”的读者来信。

其中光是给《高山下的花环》所写的信函有数千封。

编辑们提早便猜到《花环》会造个大卫星,但这些积极、热烈的读者反响,还是打了整个文艺组的编辑们一个始料未及。

张守仁振奋的攥紧了拳头。

“《高山下的花环》,成了!”

他这段时间承受的压力绝对是巨大的。

《花环》是一篇好,也是一篇危险的。

在发表前,他就拉着江弦说,如果收获鲜花那就给你,如果出了事情那就我担。

他是打心底给江弦承诺,愿意为他承担发表的一切后果。

但如今,全国读者们的反响前所未有的好。

可以说江弦的与冯沐的评论文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十月》造就了创刊以来前所未有过的声势。

张守仁不敢保证今后《花环》不会出事,但至少,已经有那么多的读者读过这篇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此刻多半便是这样的心境。

编辑部的编辑们,很快读了《花环》的来信,有意思的是,收到的一千多封信中,有三百多封都是投诉信,无一例外都是反映:

“改写靳开来的结局!”

面对读者们的来信,编辑们也很是无奈,只好当个趣谈。

不过问题很快就来了。

《十月》每期的印数是50万册,今年的最高销量则是65万册。

出于对江弦的信任,1981年第4期第一次的印数就是60万册。

可在上市一个半月以后,随着《高山下的花环》声势越来越大,60万册第4期就全都卖光了。

这样的销售速度,直接惊掉了《十月》编辑们的下巴。

编辑部几乎每一分钟都能收到外地读者的来信、电话,询问他们如何订购到最新一期的《十月》。

编辑部匆匆忙忙的加印,决定再版30万册。

结果谁都没有料到,印刷厂的女工闹起了情绪。

不给印了!

才发现之前定时发布设置错了。

我设置的10点55分,结果设置成第二天早上的10点55分了,莫名其妙断更了一天我自己都没发现。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免费阅读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