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雪了,冬小麦被覆盖在雪下,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滋润大地,麦苗受到阳光照射开始生长。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同时冬季雪水充足,不仅可以减轻当年的旱情,而且,也给来年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和苗全苗壮提供了有利条件。
2、净化空气,减少疾病,有利于健康。
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数量要少1\/4。重水能严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过程。有人做过实验,鱼类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会死亡。
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每当一次大雪过后空气就显得格外清新。消除了一些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和畜禽都减少了疾病。
3、积雪保护地面温度,为冬眠或越冬的动物生存保持必要的温度,有利于藏于洞中的动物安全过冬。
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我们都知道,冬天穿棉袄很暖和,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这是因为空气是不良导体。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它本身都能通过热量,这种能够通过热量的性能,称做物体的导热性。
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所以物体里容纳的空气越多,它的导热性就越差。冬天室外活动,被困山区,天黑了,人们在停留处四周用雪堆起一人高的雪墙,中间隆起柴火,可以在其中避寒。
覆盖在地球胸膛上的积雪很像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当然,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这很像穿着新棉袄特别暖和,旧棉袄就不太暖和的情况一样。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老雪像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当然,雪也有许多坏处。我国一些地区常常发生雪灾,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生活秩序。雪崩是雪山地区容易发生的灾害,风吹雪则会阻断公路交通的正常通行。牧区雪灾是由于积雪过厚,维持时间长,掩埋牧草,使牲畜无法正常采食,导致牧区大量畜牧掉膘和死亡的自然灾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