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作为一种由稻米、小米或玉米豆类等粮食煮成的稠糊食物,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期,据《周书》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意味着从黄帝时期开始,我国的先人们就开始用五谷烹制熬粥了。
粥的起源与粮食的缺乏有关,起初是因为粮食不足,人们将有限的粮食加水煮成粥以填饱肚子。粥,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粥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发展,粥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食用,还融入了药用和养生的元素,成为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在中国古人的眼中,人们普遍认为粥比饭更好。这种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喝粥比吃饭更节省粮食。
在当时的社会中,农耕技术还不成熟,粮食产量少,又是一种十分稀缺的生存必需资源,因此适当的节俭是十分有必要的;二是粥比饭更简单方便。
在古代制作米饭的烹饪工艺比煮粥要有技术含量得多,那时候如果要想吃米饭,首先要有锅,还要有类似于现代笼屉的蒸具,因此在烹饪上比较复杂,远远没有一口锅,水开加粮一直煮来得简单,这也是粥在当时日常饮食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饭的一个重要原因。
粥的廉价与方便致使它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被贵族所看好。在大灾之年,“施粥”成了一种慈善手段,因此在多数上层人士看来,喝粥只是穷困人家以及灾民的食物。 这种情况直到宋朝才有所缓解。 《太平御览》中“饮食部”有“糜粥”一节, 首次把粥“册封”成国食。让我们来看看宋朝的文人对食粥有多么的喜爱。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粥不仅是一种节省时间、味道美妙的食品,而且喝完粥后睡一觉,妙不可言,人们都称粥有很大的益处。
总的来说,粥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饮食的热爱和对健康养生的追求。
烧饭的柴火可以多种多样,经久耐烧的是劈柴,引火最快的是松毛,还有棉花萁杉树枝纸张等等,要烧熟一顿饭,柴火也是不可或缺的。
煮饭要淘米,按照人头算好需要打多少米,尽量不留剩饭,用清水先浸泡淘洗干净,然后加水将米倒入锅中烧开,在烧的过程中要时不时拿锅铲搅动锅里的米,使之受热均匀,待烧开之后,就是将筲箕架在陶钵上过滤,让半熟的米饭与米汤分离,这个过程叫做“捞饭”,饭捞好之后,将半熟的米饭再次下锅,这时候就不需要再烧多少柴火了,因为灶台里还有很多余火,加一点点稻草之类的软柴就能把饭烧熟了,但是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对火候的把握不仅直接影响到米饭的口感,更决定了锅巴的质量——火候不到,锅巴呈白色或者浅黄色,香味出不来,火候太大,锅巴烧黑了,就会发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