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骑兵,三千匹战马,像一只藏在鞘中的利剑,终于露出了锋芒。
他们原本就一直躲在大军的后方,步卒将士们先后倒在了战场上,也就给他们腾出了冲锋的空间。此刻,他们沿着空荡荡的军营,催动战马加速,却仿佛能感觉到战友的亡魂就在自己身边。
他们很悲伤,很愤怒。
他们很沉默。
没有人嘶喊,甚至连战马都不嘶鸣,他们没有举火,战场上的火光虽然和白天的阳光无法相比,却足以让他们看清方向。
只要这些就够了。
原本就是死里求生,死了是应得的结果,没死就是上苍的恩赐。
将一切都交给上苍吧。
两千骑士催马急行,三千匹战马慢慢步伐一致,杂乱的马蹄声变成了整齐的轰鸣,化作一道惊雷,沿着汧水西岸,向蜀汉军的左翼冲杀过去。
诸葛亮并没有忽视这支魏国骑兵,相反,他一直对这支魏国骑兵保持高度关注。他在汧水东岸准备了三千人,阵前有拒马,还挖了壕沟,足以挡住魏国骑兵的第一波冲击。在汧水西岸,他也为魏军骑兵准备了前后两个方阵,足有五千人。
如果是在白天,魏军骑兵一发动,他就能看到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可惜现在是夜里,他的眼前一片模糊,根本看不清具体的形势。也正为此,他才怀疑魏国骑兵去了别的地方,比如陇关,比如渭水。在他看来,骑兵在夜里根本无法冲锋,只要有一匹战马摔倒。就有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曹植就算把骑兵留在这里,当作最后一击,也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有出手的机会。
现在离天亮还有两三个时辰,而曹植显然支撑不到那个时候。
诸葛亮的思维是缜密的,可是他忘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曹植也好,夏侯霸也罢,他们都是疯子。
再聪明的正常人也无法准确把握疯子的思维。诸葛亮是聪明,可是他无法打破自己的思维习惯。他做不出这样疯狂的决定,当然也不相信曹植会这么做。
虽然曹植的举动一直就很疯狂。
这完全是思维惯性,与是否聪明无关。相反,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坚信自己的正确。思维惯性越强大。正因为诸葛亮足够聪明,能够将每一种可能的利害都计算得很清楚,所以他才不相信曹植会这么做。
而黑夜又让他变成了半瞎,长年累月的伏案工作严重伤害了他的身体。他不仅视力不佳,听力也好不到哪儿去。
当比他年长十余岁的向朗都清晰的听到了马蹄声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
“丞相,骑兵——”杨仪听出了骑兵冲锋带来的震动声。大惊失色的叫了起来。
诸葛亮顿时面色煞白,他转向左翼,终于看到了从黑暗中冲出来的影子,可是他却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骑兵冲锋带来的震动让他手中的羽扇在簌簌颤抖。
刹那间,他终于明白了曹植的用意。曹植的骑兵从来不是为他准备的,而是为两百里外的姜维准备的,从头至尾。曹植只有一个目标:接应张郃进入关中。为此,曹植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曹植疯了。夏侯霸也疯了,为了夺回关中,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因为疯狂,他们从不可能中找到了一丝可能。而这一丝可能却是他亲手送给曹植的。如果不是他将左军调到阵前支援中军,包抄曹植,这些骑兵根本没有机会连冲两道阵。
现在,左军的阵地空虚,根本挡不住急速冲锋的魏军铁骑,而后面的军阵以为有左军在前面挡着,根本没什么准备,面对突然杀出的魏军铁骑,他们不崩溃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来得及堵截。
一丝沮丧从诸葛亮的眼中一闪即逝,他随即恢复了平静,叹了一口气:“曹子建以为凭这些人就能引张郃入关?他也太异想天开了。”
向朗诧异的看了一眼诸葛亮,不知道诸葛亮在这个时候怎么还能这么平静。事起仓促,两千骑兵眼看着就要和后军接触,他不赶紧通知后军戒备,尽可能的拦住魏军,怎么还有心情替曹植惋惜。
“传令,包围曹植。”诸葛亮摆了摆手,镇定自如的下达了命令:“立即派快马通知姜维,小心后路。”
传令兵纷纷离去。
魏军铁骑来得极快,也极隐秘,他们几乎和正在往前阵赶的蜀汉军左军擦肩而过。被马蹄声惊得心正在奔跑的蜀汉军士卒看着数十步外飞驰而过的骑兵,惊骇莫名,下意识的向右侧跑去,险些冲撞了中军。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自己应该冲向魏军铁骑,哪怕是用手中的弓弩射几箭,都有可能对魏军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