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匈”
“还能呆下去吗?”
环儿醒悟过来,是不能呆下去。再呆,马上就到了殿试,中了榜,郑家小郎要回来的,也意味着要主办亲事。难道就在郑家庄迎取自家小娘子?那成了什么?
原来崔娴准备从京城回来后就返回蔡州的,然而想到一旦去了小丈夫去了地方上任,需要政绩的,自己学了坊织的一些工艺,若做得好,对小丈夫也是一种帮助,于是又呆了下来。
省试高中,自己不得不回去了。然而这个小丈夫居然中了一个省元?不得不承认他是有些本事,崔娴托着香腮,看萧天际处弯弯的月亮想到。
郑朗被冯元请进了冯府。
很恭敬的冲冯元与冯氏施了一个大礼,不仅此人在学问与品行上让他很尊敬,二小也麻烦人家。
“勿要客气,坐吧。”
郑朗坐了下来,冯元又说道:“先恭贺一下省元。”
冯元都免不了这个俗,省元有那么好考的吗?而且此子才学、品德、政治上的眼光、志向……关健是皇帝与诸位宰相对他的赏识,再若有一个连中三元,连老冯多少吃了一些味。
两个小婢抢着到客厅沏茶,然后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郑朗看。
冯元又道:“省元,我让王三郎与司马三郎将你请来,是有一事相询。”
“敬请赐教。”
冯元满意的点了一下头,看一看,这种平和谦虚的样子,怎能让人不喜爱?岂止是小皇帝,换自己,对此子也重视啊。徐徐说道:“你所说的中庸某听欧阳永叔提过,但某认为是不是很牵强了一些。夫子并没有什么章句诠释支持你那种观点……”
最简单的例子,郑朗重新诠释仁义,从周礼到周书,再到孔子诸书、孟荀,里面皆有许多章句对郑朗的仁义进行支持,所以当时郑朗说出后,诸人辨解不得。孔子的学问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他是从周代礼官诸儒生身上学来的知识,再对这种学问进行反思发扬光大,也就是郑朗从天子的前辈到夫子自己再到夫子的得意学生与传人的〖言〗论中,都找到了论据来支持他的观点。
但郑朗所说的中庸走得有些远。
好意是有了,可论据不充足,因此冯元有些一问。
“冯shì郎,《易》是不是六经之一?”
“是。”
“为什么易里有六十四卦的翻转,每一卦又有数爻的稍转?”
“yīn阳非乃固定不动,阳yīn一变,卦象爻数必然翻转。”
“晚生可否再深释一下,因为天是在动,有昼夜四季,流星日月之食,天一动地也动,因此春播夏长秋冬藏。地动人亦动也,所以有仁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