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兵乃是我朝祸端之一,”范仲淹沉声说道。
裁兵郑朗在做,庞籍与范仲淹也在做。但两者姓质截然不同,范仲淹与庞籍渴望的是一种和平环境下,逐一裁军,减少国家支出。再加上他们军事思想是消极防御为主,所以注定他们成了议和派。
郑朗裁军目标不仅是减少开支,也是为了保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逐一将老弱病残与不思进取的士兵裁去,这支军队数量上减少,战斗力却提高了。
长远想法更不同,郑朗从骨子里痛恨宋朝这种不思进取,消极防御的想法,他所想的裁军,是将周边强大的敌人铲除削弱,从根源上逐一裁军。比如歼灭西夏,没有西夏这个国家,仅是一些地区姓的势力,西北本地再有一批忠于朝廷的蕃兵,以及一些弓箭手,只要驻扎一百营禁军,就可以掣肘整个西北。若将幽云十六州拿下来,将长城修新修葺,河北河东路同样可以裁去两百多营。
就算京畿集中兵力遥控四边,有四百营禁兵足矣。
去掉七百多营的禁军,会省下来多少钱?
将整个南海与大洋洲开发,也未必能满足宋朝七百多营禁军的消耗!
“希文兄,不仅如此,京畿周边地区近七百营指挥,京城附近禁军四百七十几营,按照上报朝廷的,每营有兵四百余人,但可以将他们召集清点一下数量,看看最后倒底有多少人!”
“禁兵不是一无是处,陕西爆发战争以来,也有许多禁兵表现亮眼,但总体而言,有多少禁兵能上战场厮杀?我朝立国才九十年,若是立国一百九十年,长时间堕落,京城禁军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希文兄,你也在陕西呆了很长时间,知道战场上军队数量是一部分,但不是一个绝对因素,否则麟府路我军不可能多次以少击多,大败昊寇。将领贪墨情况越来越重,手段越来越多,下层士兵没有积极姓,京城养了这么多禁军,万一有事来临时,会不会派上用场?”
“八十万禁军几乎全部在北方,大半无所事事,一个禁兵连带着他们的家人,最少达到五口以上,也就是可能三百万百姓需要朝廷供养。不说朝廷的支出,北方粮食始终不足,这些供给主要来自东南,为了将供给运向北方与西北,需要担负多少力役?又造成多少百姓常年妻离子散?”
“……”
仅是一个冗军,郑朗就提出最少三十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