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脸上一变。
“陛下,勿得动怒,本来就是短暂的和议,既然他说亲迎使者至于夏州,勿用追究,可着其使来京师商议和平之事。省得拖得时久,产生新的变化。”
赵祯踱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准。”
“请陛下同意臣主持此次议和,顺便再施一反间之策,西夏与契丹便会从此交恶。两国不联手,边境便会有很长的和平时光。再杂以范韩谋策,边策就有了。”
两方说的边策姓质很大不同,郑朗说的是实处,考虑周全。
最关健的他是拍板,而不是出选择题给赵祯做。那样,要大臣做什么?
不对比罢,一对比,范仲淹与韩琦被郑朗送进了当铺。
赵祯走来走去,脸上忽喜忽忧,不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过了好一会儿说道:“郑朗,你的策略朕暂不用之。”
郑朗先是惊讶,过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道:“谢过陛下。”
元昊派杨守素来到京城。
没有求十万石青盐的事了,而是退后一步,七万石榷盐,不然拿什么来交易呢。另外在张子奭答应的十三万匹绢、五万两银、二万斤茶的基础上,再求宋朝贺奉乾元节回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茶五万斤。也就是进奉几匹烂骆驼的啥,马上宋朝就必须赏赐二万五,这是年年必有的赏赐,进奉贺正回赐绢五千匹,银五千两,茶五千斤,每年赐中冬时服五千匹绢,银五千两,臣生曰赐银二千两,细衣着(上等绢布)一千匹,衣着一件。合计是二十五万五千。
晏殊长松了口气,好不容易,终于逼迫西夏人交了底。
诚意也足,不仅是称子称臣,连那个兀祖的名字也不要了,让宋朝皇帝赐名号。他站出来说道:“陛下,可以正式议和了。”
得见好就收啊。
已经出到二十万,再加几万又有何妨?
赵祯看着郑朗,郑朗说道:“晏相公,什么时候国家没有正式议和了?岂说是二十五万,便是十五万我也以为多。十五万,要剥削多少民脂民膏?一年十五万,十年一百五十万,会为西夏增加多少兵器,未来又会杀死我大宋多少英勇的战士?如果晏相公保证西夏以后不会再来扰边,我马上进谏,让陛下撤去陕西军队,一分钱不少的答应西夏人的要求。”
欧阳修立即站出来说道:“晏殊此言谬也,陛下,臣闻元昊又于横山东,延州境内我故土多修寨堡,侵吞我朝疆域。贼子之心不轨,岂说是十五万,即便十万臣也以为多。”
若是郑朗说话,晏殊还能商议商议,看到欧阳修出来,直接怂了。俺惹不起你,躲得起。
元昊也是逼的,郑朗将各个堡寨修到没烟峡与萧关,天都山与韦州全部暴露在宋军攻击之下。正好庞籍想和,偏软,于是在原延州境内,修了一些堡寨。你能威胁我,我也能威胁你。总的来说,元昊吃了一个大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