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啊?”四儿道。
“四儿,想一想张方平买那栋宅子吧。”
“官人,为什么,我不懂,为什么官越大,连买一个东西也要比人家贵。”环儿说。
“环儿,仁宗是不是皇上?”
“是啊。”
“是不是好皇上?”
“是啊。”
“那他作为皇上,为什么过得那么苦?”
“不同啊,百姓都承认他是好皇上,可看看现在,有多少人说你是好相公?”
“那是仁宗驾崩时的说法,仁宗在世时,你想一想那些言臣怎么当面说仁宗的?”
环儿语塞,崔娴道:“环儿不要再说了,我们家也不缺这个钱。”
崔娴又说道:“要么妾身明天去问一问,若谈好了,将两宅打通,省得到时候宾客到来,家中地方小,会挤。”
“好啊。”
正在说话的功夫,外面门客禀报,说司马光求见。郑朗说道:“让他进来。”
司马光来到客厅,对郑朗说道:“郑公,我错了。”
郑朗只是叹了一口气,今天在都会上所说的最后一条,就是刻意针对他的,只不过没有点名道姓地批评。此时郑朗都没有解释,因为早解释过了,以前说过,前年又说过,就说到这个南北纷争。宋朝自北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国元勋多在北方,权贵最多,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南方乃是钱越,南唐,南汉,荆楚,随后大一统,地位肯定不及河朔京洛。一旦改革,触动最大的乃是北方权贵豪强。因此在改革思想上,北方士大夫会相对而言十分保守。司马光说南人狡祚,狡祚好还是聪明好,或者是其地理条件,立国时久,南方不但经济比北方发达,渐渐的文化教育也比北方发达。象两浙与福建每次科举都会录用大批的士子。隐隐地东南在各方面都有后来居上之势。这是体制造成的结果。
想用科举选士,南方经济条件越好,教育越会发达,录用的士子也会越多,除非不承认这种体制。无疑南方的兴起,让河朔许多老牌贵族感到失落。对此,郑朗看法很客观的,未必南方人有多好,也未必有多坏。疏导不当,宋朝河朔贵族成功地将王安石变法挡在门外,当然了,结果是金朝南下,元蒙南下,整个中原就象水煮一般,在这些蕃子面前,再也没有什么优越姓而言。同样,疏导不当,南方的权贵引狼入室,真倭寇假倭寇,使东南民不聊生,一点一滴将明朝基业啃坏,最后乖乖地做了满清的阶下囚,是囚,想做人家的奴才,人家还不收。
在这方面,郑朗也能算是既得利益者,北方人,不过还是赞同王安石意见的。
但这是一张大网,看不到,摸不到,可它确确实实存在,郑朗碰了,很委婉地碰,去疏导,不敢强来,这就是郑朗与王安石区别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