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事前,萨达姆的战略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自70年代以来中东战争每次都会影响到石油价格,石油危机更是令西方国家苦不堪言,小小的科威特,灭国也就灭国了美国难道真的“毫无利己,一心为人”?
难道为了科威特,不惜造成第三次石油危机?当年的巴尔干火药桶,也不过是一支手枪点燃的。现在的中东油罐子,又能安全到哪里去。
谁能猜得到,美国竟然有耐心用5个月布局,从1990年8月,一直等到了1991年1月。
最难得的是5个月的布局,竟然真的让他们消弭了战争带来的石油供需压力。
估计除了布什和戈尔巴乔夫以外,无人能预料到此点。
以结果论,这两个人多半是姻亲关系!真正“毫无利己,一心为人”的英雄都是隐藏在幕后的,比如说苏联。后人只见美国如何如何厉害,几乎忘掉了苏联的奉献精神。伊拉克可是苏联前几任领导人费尽心机插在中东的重要盟友。戈尔巴乔夫一句话不说的就给卖掉了。
当然,连东德都可以放弃,伊拉克又算得了什么。
总的来说,由于冷战的结束整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都是混乱的。包括各国政治家和企业家在内大家都在适应两极世界向单极世界的转变。
海湾战争又将混乱给加剧了。
身在这段时间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错误判断,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人要么预知结果,要么是狗运连天。
相比之下,前者当然没有前者保险。
在油价上升阶段苏城就非常担心记忆错误,或者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蝴蝶效应。
在油价真正下跌之前,每购买100万桶石油,苏城的心跳都会加快一些。
3000多万美元的商品,还是眼瞅着亏损购买的。哪怕明知道油价会跌,但面临的却是油价正在上涨的局面。每个小时都亏损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两天。
苏城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专注再专注了。
纸条按照苏东元,曹继元、段远光等人的顺序,在苏系重臣中传递。
一会儿,曹继元才完全消化了这个消息,喟叹的拍拍大脑壳,道:“猜不透啊。不是说11号的时候,国际能关机构也投放了200多万桶石油吗?当时没事,怎么美国投放了100多万桶,就出事了?”
他说的是苏城和戴教授的讨论。当时,苏城就提出了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向市场投放石油所产生的利空效应,戴教授就用国际能源机构的“投放”做反驳。
确实,11号的消息根本是波澜不惊,市场连1美元的变化都未出现。当时想来也是理所当然的,1990年全球每天要消费3750万桶原油,其中美国就要消费1765万桶,投放250万桶的存货,又有什么意义。
偏偏是今天的消息,引来了山崩地裂的效果。
段远光是财政线上的人,远远的瞅着苏城,道:“今天的事情,要让我们深思对信息的分析啊,看起来好像相似的信息,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几个人齐齐点头。
经过今天的事情,他们也对海湾战争的种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联想。
说的总是没有做的有用。
政策研究中心的专家教授,论点明晰论据清楚,也不能产生眼前的这等震撼。
一个决定,数以亿计的资金异位。一个闪念,数千万人创造的价值消失在风中……再没有比这样的现实更明晰的论点,更清晰的论据了。
苏振国突然笑了起来,没头没脑的道:“行了,看到这里,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你们怎么想?”
段远光毫不犹豫的道:“荣辱不惊,能成大事。”
“10亿美元,已经是大事了。”曹继元呵呵笑了,有趣的看看苏东元,道:“我不反对。”
“那就行了。”苏振国长身而起,大笑:“该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