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年代,大棚可是个新鲜玩意,在这边的农村别说普及了,根本就看不着影儿。
郑先农也是摸着搞,反倒是李卫国,给他提了不少好建议。
水稻育苗还早着呢,出了正月就赶趟,不过趁着现在地里没上冻,必须先把棚子扣出来。
郑先农拿着個小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的,记录着建大棚需要的用具,不少东西,都需要去县里购买。
秋天采收山货,知青们每人分了二百多块,然后交出来一百块,作为种植水稻的集资款,也显得紧紧巴巴。
郑先农咂咂嘴,一脸为难:“国子啊,我们几个上次去县里报名考试的时候,我去生产资料站问了,像是作为大棚骨架的竹坯子,还有塑料布,也没有那么大的,你说这可咋整?”
现在的塑料布,主要是用来蒙窗户的,幅面都比较窄。
没有塑料,叫啥塑料大棚啊?
这个问题,李卫国也没招,不像后来遍地都是钢架构的大棚,只要花钱,在网上就能订购,现在一切都得自己动手。
不过,体会过创业的艰辛,也才能品尝收获的快乐。
研究一阵,哥俩决定哪天再跑一趟县里,看看有没有法子。
正这时候,只见赵广定跑了回来:“国子,你看这啥玩意,黄蛤蟆都下山啦!”
二人跑到近前一瞧,只见他手里捏着一只林蛙,这时候逮住蛤蟆都得攥出尿来。
这月份,山上的林蛙都陆续开始进行冬眠。
林蛙有个习性,在哪个水泡子孵出来的,就回哪里进行冬眠。
这边离着山坡也不算太远,想必有一部分林蛙是在这边孵化的。
“看看这大母抱子,肚子里面,除了油就是籽,吃着老香了。”赵广定刚才赶着鹿群去喝水,在水泡子边上抓的。
这月份,林蛙已经辟谷,不再进食,所以肚子里面都非常干净,正是吃的好时候。
“广定叔,我跟你瞧瞧去。”李卫国是有养殖林蛙的打算,不过不是人工养殖,他想的是利用这边地理的优势,天然养殖。
他已经试过,自己的能力对蛙类同样有效,那么等到来年开春,林蛙产卵的时候,好像就可以试验一下。
李卫国拎着个小桶,跟着赵广定溜达过去,到那一瞧,李卫国也乐了:这不就是捕捉梅花鹿那地方吗,大泡子套小泡子的。
环境倒是挺适合,李卫国也就决定,把这里作为林蛙的天然养殖场,大不了,等到过两年分地的时候,把这一片儿承包下来。
鹿群就在水边啃草,那些成年鹿,都是用绳子俩俩连在一起,想跑也跑不了。
再说了,还有一黑一黄两只小狗,蹦蹦哒哒地经管着鹿群。
就是狗崽现在小了点,梅花鹿一蹶子就把它们蹬一溜跟头。
不过俩小家伙挺凶的,嘴里呜呜着,照样往前冲,毕竟血脉上是有压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