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中米国方面有个很重要的坚持,那就是货币挂钩。这个挂钩,指的是两国贸易的美元外汇的盈余。什么意思呢?就是外汇收入是一美元,这钱不是直接进入国内市场,而是进了央-行,按照币值发行8元的软妹币。
有个八亿衬衫换一家波音飞机的梗,正好说明了,当下国内的外贸工业地位。
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个夸张的说法——血汗工厂。
身处产业链的最低端,即便如此,米国在华夏入世贸的问题上,还在诸多刁难。
没办法,现在的米国有点一战后英国的意思,综合国力正处在一个巅峰期。
所谓烈火烹油,不过如此。往往这个阶段的时候,也是一个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没想到,方先生还挺有研究。”郭研究员迟疑了一下,说出这么一句不是很确信的话。
“我就是瞎猜的,我没读过金融,但是我了解一些米国的历史。里根时期主张给金融松绑,搞新自由主义,同时期的撒切尔也是这么干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主导的米国,在新自由主义的浪潮下,产业资本纷纷转移,金融资本自然一家独大。”
听到这里,郑研究员拍了一下大腿道:“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了,方先生虽然没有学过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洞察力却是一流的。”
郭研究员咂嘴无语,有点无奈的看看同伴,心说人家也许是谦虚呢?一个打造了巅峰基金的幕后黑手,他不懂金融,不懂经济,你信?
“方先生觉得,如果做出妥协,米国方面会不会就此作罢呢?”郭先生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在是之前那种虚与委蛇了,语气里多了几分真诚。
“怎么可能?跟米国人对话,就得用他们听的懂的语言。我们国家讲双赢,讲互利,米国人也讲双赢,不过是米国赢两次。互利,则是相互之间都要做出有利于米国的决策。跟米国人对话,态度就得非常的明确很坚定,有的东西,就是不能做出任何让步。”
财政预算就那么多,到处都要钱的。国家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不等于国家就有钱了。苦日子还得过上十年八年的,有点钱了,国家选择的是补贴农业。
好吧,补贴-农业这个事情呢,还真不如限制一下农药和化肥的价格来的实际。
客观的说,这个后来的农业政策,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是给农民带来不少的实际好处。
“嗯,想做,就是难了点。就算是个代工厂,也不是想做就做的。我现在的方向在存储器,但是芯片方面,还是要看日、韩、大员方面的脸色。我们明明有巨大的市场,却无法主导价格,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面临诸多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大宗商品。”
“嗯,我们国家制定了外向型经济,依靠劳动力的价格优势,这条路已经证明了可行性。能解决外汇的问题,还能解决就业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唯一的优势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TWO的谈判,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好像车票都买不到,怎么上车啊。”
孟庭芝是做过地方主官的,当然明白国家做出的政-策不是凭空来的,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
“是啊,想在米国人主导的全球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得先拿到上车的票。”
很多时候啊,不是你不想选择,而是你想达到目的,就变成了没得选。
国际政治的核心,就是强权啊。现在的强权,就是米国。
也就是说,不苟不行啊,要发展就得先苟着。好在现在的国内看起来很弱,米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的二十年,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如此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