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里面的流水线,让凌小柔犹如打开一道天窗,这种在一件商品的完成过程中5,既便于管理,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工人们聚在一起扯皮的机会。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只负责众多环节的一项,熟练度却是更高。
至于说流水线的建造,倒也不难,书上也有提到,只是做为传送带的橡胶不上那么好找,但书上不但有橡胶的制作,还有用吊筐替代传送带的方法。无论是用流水带动传索道传送,还是以人工带动,建造起来却都不难,而且,每人每天做多少事,还可以分工计算,这样一来更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所有人都赚一样的银子,工作效率根本就提不上来。
只是凌小柔并没有想将流水线用在王府的作坊里,王府里用的人都是王府自己的人,无论做多做少,凌小柔也不是很在意,但王府在外面还有一些产业,而且,渭城府未来的建设方向也很重要。只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但这几本书却给凌小柔带来不少灵感。
曾经贺楼远也与她商议过是否有什么能带动渭城府发展的美食产业,凌小柔一直觉得以现在这样的劳动力水平,即使有再多想法也只能让一部分人受益,毕竟像蔬菜干这样的产业虽然好,却不适合土地不多的渭城府。只有渔业还算发达,却不足以成为渭城府的支柱产业。
思来想去,虽然书里有很多可以让渭城府,甚至是大衍国都成为工业强国的产业,可一考虑到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凌小柔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这些产业问世。这个时代的百姓,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觉得哪里不方便,她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几年了,已经适应了这时代的慢节奏和清新的空气,怎么也不愿意因为产业的提升,再生活在那个雾里都带着霾的环境里。
所以,像书上写的石油啊,燃料啊之类的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的东西,即使再能带动经济发展,凌小柔也不想让它们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或许当初前辈也是这样想的,才没有在他有生之年把这些公诸于世,而在他死后,这些书上的东西也不会对他造成影响,公诸于世后或许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所带来的利益也不可小觑,所以他才会将这些记录下来,至于他的后辈会不会把这个时代搞的乌烟瘴气,就不是他能管得到的,至少他一生所学没有被埋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