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被皇帝如此信任并授予重任,杨廷和在感到莫大的荣幸之后又感觉到压在自己身上的莫大压力,由此可见皇帝真的是意欲扭转朝廷一直以来糜烂的财政状况之决心。领了旨,杨廷和整理了一下思路,心中已有定计。若说是章程,这个到难不倒他,他其实早就有革除弊政之心,奈何皇帝之前行事太过荒唐,他一直忙着拆东墙补西墙的事,哪有功夫去整顿,但心中却早已有了腹稿。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先做些社会调查为好。
杨廷和走后,朱冶廷还没想好去哪的时候,就接到邹文盛的求见。估计是正德通宝的雕母钱雕刻好了,就让邹文盛入内觐见。
“微臣参见皇上,正德通宝的祖钱已雕刻完毕,微臣特遵照皇上的吩咐,第一时间呈给您过目。”邹文盛行完礼,就从袖兜里掏出五枚已经雕刻好的象牙雕母钱呈上。
朱冶廷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摆在书案上的这五枚雕母钱,发现这五枚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字迹跟朱冶廷在宣纸上手写的字迹一模一样,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这五枚母钱的厚度均在三毫米左右,背记一文的直径大约2.5厘米左右,背记二文的直径大约2.7厘米左右,背记三文的直径大约2.9厘米左右,背记五文的直径大约3.1厘米左右,背记十文的直径大约3.3厘米左右。
既然雕母已经刻好了,接下来就是用雕母做模,翻砂铸造纯铜母钱。等到铸造新铜币的合金成分比重也确定了,就可以马上开始铸造新的民间流通钱了。
关于铸造新铜币的合金成分比重,朱冶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因为在前世接受过标准化洗礼的朱冶廷看来,“正德通宝”如果想要迅速打开局面、占领市场制高点,那么其核心竞争力就是统一的标准化制造,其中包括新钱币的形制以及铸造材料的成分等。
朱冶廷结合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以及自己在前世了解到的古钱币知识,对“正德通宝”流通钱的铸造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其一,铸造流通钱的材料必须是铜、铅、锡三者按着一定比例混合炼制而成,其中铜的含量比重要达到七成左右,具体的比例则需要多次试验之后再最终确定;其二,每枚铸造出来的“一文”钱重量必须也是一钱重,十枚“一文”就是一两重,这也是为什么要多次试验铸造材料混合比例的原因。只有达到了这两点要求,流通钱才能正式铸造面世。
朱冶廷记得历史上的嘉靖通宝好像铜占比达到了九成,清朝也发行过铜占比八成的黄铜元,他觉得铜占比太高纯粹是浪费资源,反正他以后的发展重心肯定是纸币,所以占比七成是他觉得比较理想的比例。大体上的方向,朱冶廷已经指出来了,相信很快就能得出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