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上辈子做过纸媒,做过电视,做过互联网,整整20年都跟媒体打交道。历经坎坷不少,总体上光耀门楣。
母亲那边兄弟姐妹的条件都不错,但分散在全国各地,不常来往。父亲这边的比较穷,但就在跟前。
姚跃民有个弟弟,也就是姚远的老叔。
以前当过兵,退伍回来没有正经工作,婶婶是农村人,俩人摆摊卖过烟,卖过菜,养过狐狸,一年收成一年活,从来没有余钱,时不时要大哥接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姚远特烦老叔一家,后来也想明白了,国人的亲族关系根深蒂固,难以割舍,更何况老叔只是穷,人却不浑,关键时刻靠得住。
老叔也有个儿子,叫姚小波,当年念完小学就不打算念了,是袁丽萍发话:我供孩子上学!
于是读初中,读高中,直到考上沈城的一所大学,虽说学校一般,但也是大学。
就冲这点,姚跃民和老叔对袁丽萍极为尊重。
话说小奥拓蹦蹦跶跶的开了二十分钟,拐进城郊的一个屯子,小兰村。
村村通公路还没修,大路是好的,小道全是土。三口人下来,进了一个院子,三间大瓦房,满地血腥,一条大狼狗嗷嗷叫唤。
“别叫!”
“瞎啊,认不出人?”
老叔喝退大狼狗,拎着刀过来,刀上滴着血。地上有个木头墩子,两只兔子刚刚被宰,老婶正在处理。
“来的挺准时,刚杀好。”
“这兔子够肥的啊!”
袁丽萍打量打量。
“肉食兔当然肥了,战友送的,我合计一只焖,一只炒。”
“你说的算,反正你主厨。”老婶眼皮都不抬。
“……”
姚跃民和袁丽萍对视一眼,这是又干仗了。
“大爷!”
“大娘!”
姚小波过来招呼,把仨人迎进屋,倒水、拿水果颇为周到,然后就坐着陪聊。
他皮肤有点黑,浓眉大眼,性格较为腼腆,解释道:“我爸的战友给介绍一个工作,在什么演出公司,负责搭建舞台,每月600块钱,包吃住。”
“那不挺好么?”
“关键他得到处跑,那公司在京津冀都有业务,专门有一个组,哪里有演出就得过去搭台。”
“哦,所以你妈不乐意。”
“小事,一会我劝劝。”
俩人听完缘由,出去帮忙拾掇,屋里剩堂兄弟。
姚小波20岁,开学读大三,当初在城里念中学时就在姚远家住的,关系非常好,这会被对方炯炯有神的目光盯得发怵,忍不住道:“哥你有事就说,别老看我。”
姚远也跟着笑,看着此时此地,有大院子,有美味,有亲人陪伴,抛开现实不谈,人生终点了。
但操蛋的就是,现实不能抛开。
一辈子会出现各种各样想不到的意外,你还得奋斗,还得向前,为的就是当意外出现时,能有从容应对的底气和保障,最后再去追寻那最初始的快乐。
吃着吃着,姚跃民兴致愈高,问:“哎,小波今年大三了吧?”
“嗯,开学大三。”
“你这个专业好找工作么?”
“还行,挺热门的。”
“何止热门?你们不知道,学计算机的在校期间就能接活儿……”
姚远的话吓得姚小波一激灵,结果人家话音一转:“一般在大四,会有点小项目,那就能挣钱了。”
“哎哟,那好啊!你看吧,孩子就是得念书,念书才有出息!”袁丽萍满意道。
“……”
姚小波还陷在刚才的惊悚中,又见姚远对自己眨眨眼,心里更是发怵:这位哥不仅变得神神叨叨,咋还有点神机妙算了呢?!
此时,老叔也问:“小远大四了吧,不说要实习么?”
“开学就去,在报社。”
“当记者?”
老叔老婶的眼睛一亮,这年头记者是个让人向往的职业,报纸、电视台更是高贵的不得了。
“不一定,实习归实习,跟工作是两码事。”
姚远简单解释:“我去的《京城青年报》是大报,每期发行量60万,去年广告5个亿,人家还有编制,事业单位。
所以你就想啊,一个京城的有编制的大单位,哪怕我是聘用合同,能留下也不容易。”
“……”
话题一时间略显严肃,爸妈都不知道怎么接。
姚远笑了笑,继续道:“不过实习主要是锻炼,大四的必要流程,我这个专业就业方向还挺多的,记者、编辑、策划、运营,再不行我考公务员,再不行我自己创业。”
“对对,现在工作好找,不着急不着急!”
“小远一直就聪明!”
“来再干一个!”
(半年不见了同志们,甚是想念……相亲失败了吖……
感谢打赏的朋友,如无说明,每天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