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在开国过程之中,凡略定的地方,都沿袭前元行中书省之制度,设置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由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支持事务,省内设置的机构和官吏,大体上和中书省相同。”
“太祖建立大明之后,为加强朝廷事权,改前元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遇大事由三司会商。”
朱高煦当然晓得前元行省制的优点。
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虽然大明的布政使司的职掌与前元行省有差异,但是布政使司作为行政区划与行省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明朝官民习惯上仍称布政使司为省。
俗称为藩司,代称为薇垣,布政使则俗称为方伯。
大明的布政使司与都指挥使司辖境大致相同,但略有参差,有相互约制之意。
如颍州隶南京凤阳府,而颍州卫属河南都司;夔州府隶四川,而瞿塘卫属湖广都司;磁州隶京师,而磁州千户所属山西部司等皆是。
此外,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
各布政使司参政、参议均因事而设,员额不等,京师、南京不设布政使司,无参政、参议,境内各道由邻省布政使司带管。
也就是说,布政使也不是真正意义上大权在握的土皇帝,其权力也被下面的佐官给分掉了。
“太祖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朱高煦接着夏原吉的话往下说道:“另有布政使司佐理官参政、参议分守各道,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或节制一或数府州,称分守道。”
言至此处,他话锋一转道:“夏卿是想说,朕设巡抚一职,会重蹈唐代节度使之覆辙?”
“陛下所设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察群吏,乃是名正言顺的地方大吏,不亚于一方诸侯。”
夏原吉作揖恭声道:“陛下若常置巡抚,臣恐其做大,毕竟唐代藩镇之乱,不可不鉴。”
“永乐前期,天下安定,各地紧急之事并不多,朝廷派下去巡抚地方协同三司的情形亦不多见。可是,到了永乐二十年之后,各省境内皆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乱子。”
朱高煦知道说服夏原吉等朝臣,必须要拿出强劲有力的理由,因此他早就做好了功课。
此刻,他不紧不慢的说道:“就比如三年前,南方数省出现水灾,地方衙门无法征收足额的赋税,直接影响了国库的收入。”
“甚至有南方的流民跑到北方,给北方数省造成了不小的民乱,更有白莲教余孽趁机作乱。”
“朕提到的这些问题仅凭地方三司中的某个衙门自然无法独立解决!由于三司的体制限制,此类衙门又不能协同解决乱子,最终导致各地均出现了烂摊子。”
“而这些烂摊子是谁收拾的?正是朝廷派出去的巡抚大臣!”
ps:昨天没有更新是因为跟家里人吵架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