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这么想着,温体仁却两手一摊,笑眯眯地对张至发说道:“老夫可没说过迁都的事情啊,宪松这么一说,仔细想想,好像我大明如果迁都还南京的话,确实是个好主意啊!”
“……”张至发一听,哑口无言,难道这锅要自己来背了?可你刚才所说,难道就不是迁都的意思么?
温体仁也不管他,依旧笑眯眯地看向其他同僚,继续说道:“说实话,如今大明国土早非开国之初了,而蒸汽船的出现,让水运,海运等可以作为以后主要的出行途径。南京有长江之便利,不管是联系我大明东南西北,又或者是联系诸多藩国,都会很方便!从种种因果来看,南京作为如今我们大明的都城,宪松这个提议非常好,老夫是很赞成的。诸位同僚以为如何?”
其实,也就是大明朝才把北平当作自己的都城,其他中原王朝,一般都是选择关中或者中原地带的城池为都城。当初的北平,还是靠着朱棣强行迁移江南、山西等地的富商才让京师慢慢繁华起来。
如果说之前说北平“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若迁都于此,即可以抵御蒙古的威胁,又可以占据有利地形,控制南方各地,那么这种形势在如今的大明朝,其实已经不适用了。
辅臣中的朱燮元等人一听,便立刻赞成,南方人么,自然喜欢还都南京的了。
但辅臣之中,薛国观也是北方人,而且他还是陕西人,看到张至发被温体仁阴了一把,稍微有点犹豫,但不出声也不行,便还是开口反对道:“如今北方对沙俄的战事将起,事情繁多,迁都南京,下官以为不妥当!”
朱燮元一听,便立刻反驳道:“沙俄有什么好顾虑的,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带八百骑,就能大胜而归。更不用说,我们大明在天省那边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道:“再者说了,北方有战事,南方难道没有么?不管如何,如今的莫卧儿王朝还是很强大的,一直蓄势待发,还有,西夷也多半从海上过来,如若老夫所料不差的话,未来大明的战事,还得多赖海战。而诸多之事,我大明迁都南京的话,便会有利地多。再者……”
要从军事角度来说,朱燮元长期在外带兵,比起薛国观更是能说。他就在那侃侃而谈,说得薛国观根本没有插嘴的余地。
朱燮元的长篇大论好不容易说完,薛国观还没来得及反驳,温体仁就抢先一步说道:“好了好了,既然宪松提出了迁都,大家又讨论的这么热烈,那不妨上书皇上,公开此事。到底迁都与否,最终还是要皇上定夺的。”
张至发一直没有发言的机会,此时听到温体仁又把锅丢到他身上来,真要发话时,朱燮元却是哈哈大笑,又把他的话给抢了:“好,首辅这提议好,不管怎么样,我们终归是臣子,定都那里,还是得由皇上说了算!”
他这话一说,张至发就憋住了,人家都已经点明了臣子无权决定,难道还要再反对,逾越臣子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