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9、两广
有人说眼界不代表一切,却能代表着一个人真正的高度。
刘邦集团现在就是这般,人还是那些人,可一个个的,眼界已经彻底被开阔,他们已经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中原;
他们知道了南洋半岛之上,有着无数肥沃的土地,更是知道了其上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乃至三季的粮食。
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双眼发光,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些天赐之地。
整个巴蜀也早就不是此前的‘温文尔雅’,而是一个个充满了狼性,早就上下一心,对他们而言,只要在地图上看得到的,也都将是他们的;
为此,他们愿意付出几代人乃至于几十代的努力也在所不惜。
而这,又恰恰是刘浩乐意看到的,他甚至已经预想到过个十年八年的,将来自家地球南美这块土地之上,只能是大明帝国和大汉帝国在折腾,去面对亚马逊那些妖族,去和它们争锋。
大世之争,不进则退,刘邦和张良二人内心早有定数。
整个秦末汉初,人口才多少?他们也只能将主意打到百越遗民之中去,甚至于刘浩感觉未来大汉帝国倘若进入美洲,印第安人也将他们乐意同化的对象。
他们很清楚,一切的根基都来源于人口数量,说句难听一点的,就按照比例来计算未来脱颖而出者,他们也必须这般去做。
如今的巴蜀,不过一年多时间,人口的鼓励政策之下,生育潮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大比的钱财像洒水一般拿去补偿这些百姓,他们不清楚这些钱财拿来发展自身得到的汇报率更高?
那又怎么可能?刘邦和张良太清楚不过,但相比于未来,眼前这点损失在他们内心之中,却根本算不得什么。
整个巴蜀,这一年多里,可以说没有一个死刑出现,哪怕这人已经让人咬牙切齿,也要将其物尽其用,押着他们去创造更多价值。
然而也就是这样的一种策略,反而让所有百姓都认为刘邦足够仁慈,这却是连刘邦和张良都没有预想到的。
‘暴秦’,是后世对大秦帝国的一种贬低。
实际上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称谓,更多的还是被文人学子们自发宣传导致的结果,更多的还是权力的争夺,也就是儒与法的国策使然。
但也不得不说,大秦帝国到了胡亥手中之时,诸多原本就较为‘苛刻’的法律条文被大肆放大,也给了百姓内心不小的压力,此时在巴蜀也算是一种不小的释放,能得到这份意外收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刘邦和张良并没有对此表现出多少兴奋度,相反,他们更加清楚一个完善的律法结构是多么的可贵,也必须被赋予更高的威严。
他们二人极大的消除了死刑,也是将律法朝着他们所看到的现代世界律法靠拢,如今看来,效果似乎还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