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浩干脆没去科学基金会,就专注于新建立任务的研究中。
但他还是去了一个地方
水木大学。
邱成文邀请他到水木大学做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而作报告也是计划内的事情。
这个时间点刚刚好。
新建立的任务,毕竟是c级的研究,需要独自完成还是有难度的。
这天王浩去了水木大学,门口就有几个人来迎接,都已经见过两、三次,客套一下就进去了。
他见到了邱成文以后,寒暄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就到了。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报告,听起来确实影响力很大,实际上,因为他发布了两篇论文,论证的难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高,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慢慢也就能看懂了。
水木大学对此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宣传,前来听报告的学者并不多,更多的则是在校的博士生,甚至还有一些在读硕士。
当然,他们想全部听懂也很困难。
王浩也没有打算讲解的太细致,因为证明已经摆在那里,一些细节的运算推导,并不需要详细做讲解。
这一次的报告,针对的是计算分析法,也就是《数学学报发表的第二篇证明论文。
计算分析法的证明,相对于覆盖法要直接一些,只是分析对比的过程,显得非常的烧脑,而不像是覆盖法那样‘思路灵巧’。
所以他讲解的还是整体内容,中途一些细节性的过程,就直接被带了过去。
那一部分内容,慢慢去思考也是能够理解的。
“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很多数学家都走了弯路。”
王浩说道,“计算分析法,是很多数学家都思考过的方法,但或许是因为中途的分析比较复杂,下意识就觉得不可能完成。”
“这个分析过程确实很复杂,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做到。”
“我们来看其中的难点,第一就是在第一部分的对比内容上……”
面对台下的几百人,王浩认真讲解起来。
王浩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报道并不太重视,因为台下有一些顶尖的学者,早已经弄懂了证明过程,并不需要他特别来做讲解。
所以他面向的对象,都是理解证明过程有困难的人。
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在读博士、研究生,或者是一些普通的助理教授,给他们做证明的讲解,只需要讲难点就好了。
同时,王浩最关注的还是研究进展。
虽然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和新的研究任务关联性很低,但也能提供一定的灵感值。
这才是最重要的。
任务三,灵感值 2。】
任务三,灵感值 4。】
任务三,灵感值 1……】
相对于c级任务的难度来说,灵感之增加的速度并不快。
但是,也足够了。
在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以后,王浩再看了一下灵感值,发现已经达到了‘10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