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圆桌会议’在座的学者们,仔细思考着所谓‘创造工具’的话,心情都变得有些郁闷,但他们没有办法反驳。
因为王浩说的是实话。
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数学蓬勃发展的时代,是科学理论蓬勃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
近几十年来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被认为是人类的信息革命。
但信息革命,不是理论革命。
计算机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改变再多,它也只是一项技术,而不是理论。
近些年,基础理论的发展速度确实很慢,远远赶不上百年前的蓬勃时期。
如果把爱因斯坦和王浩放在一起做对比,爱因斯坦的运气确实很不错,在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时候,他一直被‘数学工具’所困扰,他希望能有一种特殊的几何,来作为广义相对论的载体,从而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深度解析。
后来他找到了格罗斯曼。
格罗斯曼是爱因斯坦的同学。他建议爱因斯坦研究一下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
当时可不是信息爆炸的现代,五十年前黎曼所创造的黎曼几何,放在当时几乎没有任何名气可言,就被认为是一项‘假想’的数学研究而已,想找到相关资料都很不容易。
但是在格罗斯曼的帮助下,爱因斯坦马上拿到了黎曼几何的内容,随后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塑造。
由此就可以了解到,对于理论物理学家来说,符合要求的‘数学工具’有多重要了。
如果一项物理理论找不到数学工具支持,想要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是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的思想,他研究发展代数几何学科,就是制造一个个‘能够拿来使用的数学工具’,他认为数学的主要方向,就是深度的理论研究,来制造出大量‘数学工具’。
以此,其他学科的研究,就都能找到适合的数学工具。
数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就体现在这里。
湮灭物理学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就和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类似,全新的方向自然需要全新的‘数学工具’。
在湮灭物理学最基础、最核心的质量点塑造问题上,自然就需要找到符合使用的数学工具。
可以说,湮灭物理学是幸运的。
因为研究出湮灭物理学的是王浩,而他本人就是最顶级的数学家,没有可使用的数学工具,他就干脆自己去研究……
“唉”
其他人都长叹一口气,每个人的神情都变得十分复杂。
王浩确实说的是真心话,他对于湮灭物理学更感兴趣,研究高次质点函数的直接目的就是以此来构造质量点。
数学成果,都只是附带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巴不得能跳过数学研究阶段,直接找到‘适合的工具’去构造质量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