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江南。
它们再次开始编织起来,一座古镇逐渐成型,小小的、弯曲的河道,两岸鳞次栉比的人家,石砌的、不知被人走了多少年有着自然的起伏凹凸的台阶、拱形的小桥,不时就有的临河小码头,有的旁边还系着乌蓬小船。
道路旁,岸边的垂柳绿荫。
一百多只穿花蝴蝶在肆意游走,它们的尾迹编织出一座古风古韵的小镇。
当它彻底成型的瞬间,似乎立刻就活了过来。
小河流水似乎在轻轻荡漾,系在小码头的乌蓬小船似乎在随着水波荡漾而缓缓起伏。
似乎下一刻,就会有几个身着布衣的女子斜挎着一个木盆屈膝在小码头蹲成一排,一边闲话八卦一边浆洗衣裳,或者在某个弯弯曲曲的小巷,有一位撑着油纸上的婀娜女郎,与一位顶着细密春雨以袖遮面的士子擦肩而过。
织出一座江南的古镇,一百多只穿花蝴蝶没有远离,又在旁边不远处继续游走起来。
假山,回廊,亭台,楼阁,池沼,荷塘,林木,花草。
一步一景,极尽巧思。
在一如微波般起伏的矮墙边,有一株青杏,一架秋千。
当这座江南的园林成型的瞬间,时间似乎回到了暮春,有一位佳人坐在秋千上咯咯轻笑,墙外似有一个行人被这笑声吸引,驻足翘首,侧耳倾听。
织就江南的园林,一百二十八只穿花蝴蝶继续辛勤不停。
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一座西湖,一座断桥。
当它们成型之时,江南的美色,江南的爱情,似乎就已集齐。
可还不够,一百二十八只穿花蝴蝶继续游走着,一座座原本只存在于历史印记中的存在于姜不苦的紫府中还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钱塘江,会稽山。
……
不知过了多久,一百二十八只穿花蝴蝶终于用繁密的精神丝线织就出一座融合古迹与文字记忆的江南。
然后,它开始在更广阔的紫府中游走。
当它经过,总会留下些什么,或是一座山,或是一座城,或是一条江河,一处奇景。
许久之后,似乎终于从缱绻的烟雨江南挣脱,一百二十八只穿花蝴蝶一头扎进了充满风沙与铁血的北方。
雁门关。
玉门关。
阳关。
潼关。
大散关。
虎牢关。
函谷关。
只是这一个个名字砸下来,漫天的杀气与密布的战云似乎就已在人心中升腾。
不知道有多少骨与血,王图和霸业围绕着它们展开,很可能一个小小关塞的得失,就主宰着整个炎夏的气运兴衰。
然后是北邙山,不知道埋葬着多少的帝王将相。
一座座古迹在紫府呈现,它们以真实的异象古迹为蓝本,借浩瀚典籍中的记述来完善,在气势上,在完整度上,甚至还更胜那些异象古迹几分,毕竟很多异象古迹都并没有彻底保留住它们最耀眼的瞬间,后世毁了建、建了毁,保存到天变前的古迹都不知道经过了几次修缮。
借紫府观想之便,姜不苦自然要对它们做最大程度的还原。
就连很多自然景观,他也按照它们巅峰最盛之时的姿态加以还原,比如古称云梦泽,后称洞庭湖,据传为神人之居所,仙人之福地,在紫府观想时他就是以此作为蓝本。
他的观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当那些古迹形象一个个在紫府中出现,分布有序,十个,二十个,五十个,六十个……
一百二十八只穿花蝴蝶仿佛不知疲倦,依然还在辛劳的“工作”。
这一切似乎很慢,在姜不苦的精神层面也确实很慢,毕竟这些图景、如画江山,锦绣山河,全都是他以精神丝线一丝一缕编织而成,每个转折,每一个穿插,都有着他的设计与构思在。
可在现实层面,这却是非常快速的,每一样异象古迹的呈现速度并不会比其他修炼观想法的人慢。
可是,当异象古迹出现到八十座以后,姜不苦的速度便逐渐慢了下来。
当第八十五座异象古迹成型,一百二十八只穿花蝴蝶忽然开始两两融合,变成六十四只。
从第八十六座异象古迹开始,它们呈现的速度陡然慢了许多倍。
不仅仅是他的输出变慢了,也因为这些异象古迹本身的塑造难度越来越大。
在此过程中,六十四只穿花蝴蝶融合成三十二只,三十二只融合成十六只,十**为八,八合为四,四而二,二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