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与3组女明星不分先后“角色觉醒”的凯蒂夫人,也终于走进了元首包厢神秘的2号客房。
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旅馆的卧室。毫无遮挡,一眼看遍。一切摆设和内饰都尽可能的精简,并在舒适和温馨上做了最大程度的平衡。所有的家具和墙纸都做了哑光处理。室内光照的强度和色温也做过精确的调节……
当所有元素随着探索的脚步在眼中不断拼接,让作为一名称职的选角副导演,陪在两位导演身边观摩过多次《大战役》室内场景拍摄的凯蒂夫人,在某一刻猛然间升起了满满的熟悉感。
对,就是那种身临其境,置身在电影棚拍(内景)现场的熟悉的感觉。这间酷似旅馆卧室的2号客房,根本就是电影拍摄的室内布景。
没错,就是这样。按照经典的三点打灯法,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顺利的找到了三个光源:主光(Key light)、补光(Fill light)以及背光(back light)。
而且,三盏灯的布局,正是专门拍摄人像使用的经典的伦勃朗式用光(Rembrandt lighting)——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拍摄时,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以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能勾勒出充满雕塑般的轮廓线,并着重使面部呈现出立体感和质感。因酷似7世纪荷兰最着名的画家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而得名“伦勃朗式用光”。
“夫人?”见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挡住去路,已经不是第一次推着黄金送餐车进入客房的私人女仆“试毒女郎”玛格特·沃尔克立刻出声提醒。
“啊。”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不动声色的让开道路:“手脚麻利点。”
“是。”私人女仆“试毒女郎”玛格特·沃尔克熟练的推着单人床大小的黄金送餐车,停到了固定的空位上。剩下两位私人女仆也推着小车,各就各位。
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敏锐的发现,三辆送餐车停靠的位置,完全符合电影“框中框”的构图法则:制造一个围蔽的空间,能在某种形式上包围视觉中心,并产生类似“打破第四面墙”戏中戏的“窥探感”。
当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的目光开始不由自主的去寻找隐藏的拍摄机位时,巨大的危机感油然而生,几乎一瞬间涌上心头。
让她浑身恶寒,猛然定身。不敢再去看身后那面隐藏着拍摄机位的伪装墙壁。
“夫人,我们好了。”私人女仆“试毒女郎”玛格特·沃尔克却毫无异样。毕竟她并不是一位电影导演,完全不具备这些与摄影相关的专业知识。当然也就看不出“三点打灯法”、“框中框构图法”、以及更为专业的“伦勃朗式用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