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费点力气,把倭国打下来了,至少咱大明上百年都不愁没银子用了。”
朱英回道:“银子不能当饭吃啊,可是爷爷,你可知道那安南,对于种植水稻来说,却有着天然的优势。”
“安南那边的水稻,基本上都是三季稻,也就是一年三熟,而安南的水稻种植地区,基本上都是受到河流的灌溉。”
“天然的水利,土壤极为肥沃,亩产比之我等大明良田,还要高上数倍。”
朱英缓缓的解释道。
其实他本身对于安南也不是很了解,但是热带雨林气候还是知道的。
最为主要的,后世的安南,本就是粮食出口的大国,耕地不多,人数不少,还能有大量粮食出口。
足以说明在耕地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之所以现在没有体现出现,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现在安南的农耕技术太过于落后了,而且安南官府对于水稻这块,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且因为没有水稻种植技术,现在的安南由于诸多因素,农业这块还没有造成腾飞。
朱元璋闻言,迟疑中带着一丝不信,但大孙的话极为肯定。
于是问道:“大孙,这些事情,可开不得玩笑。”
从内心中,其实包括大孙所言的倭国银山,朱元璋还是保持怀疑态度。
只是倭寇太过于嚣张,大明的使臣被杀,他这口气也憋了二十年。
之前大孙执意要打倭国,他感觉自己估计拦不住,也就干脆打了算了。
现在又来个安南,这次大孙又说是粮食的问题。
粮食,这可比银子来得重要得太多了。
“爷爷,我可是想着去安南开国呢,这等事情自然早就调查清楚了,其实关于这个事情的真假,随便派一些细作去打听一方,就能清楚。”
朱英解释着说道。
朱元璋闻言,下意识的点头。
倭国银子的事情不好说,大明懂农业的大臣还是很多的,派几个使臣过去查探一番,大孙说的是否真假,顿时就能知道了。
这般想来,朱元璋顿时就相信了大孙所说的话。“要真是这般,看来这安南还是相当重要啊。”朱元璋喃喃的说道,心里头顿时开始有些心动起来。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事情,对于大明来说,一直都是最为紧要的问题。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还怕大明不能够壮大么。
朱英见老爷子心动,连忙打铁趁热的说道:“不仅仅是倭国,安南。我在西域大漠,草原这些年,很多小国看似没有丝毫用处。”
“但实际上经略下来,对于大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战倭国取之银,征安南得之粮。如此一来,何有劳民伤财的说法。”
听到这话,朱元璋开始沉默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