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需要两年才能抵达欧洲,但乘船和骑马的方式,一年不到就能从欧洲到大明了。
而对于欧洲贵族来说,赵元弘的大明贵族身份,自然可以避开许多出口限制,让他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利润。
虽然这几年赵元弘把君士坦丁堡发展得还算不错,但显然也是勉强给拜占庭帝国续了一口气。
在赵元弘的心里,是想把君士坦丁堡作为大明的桥头堡。
因为在他看来,大明终有一天会进入到欧洲,而君士坦丁堡的存在,会让大明进入欧洲变得更加顺利。
所以赵元弘想大明能够通过这些欧洲贵族的联合舰队,同样是派遣一些军队过来。
对于近万万人口的大明,派遣个几万的远征军队轻而易举,而这几万的军队,在欧洲可不算个小数目了,那是绝对能够影响整个欧洲大局。
赵元弘觉得,太孙殿下一定会支持他的想法。
——
如果朱英知道赵元弘的想法,那自然会支持。
对于朱英来说,开发欧洲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而几万兵对于大明来说真就不多。
京师造船厂。
朱英来到这里进行巡查,因为差不多开春的时候,大明前往东胜神洲的船队就要出发。
“四弟,你说太孙今日会不会过来,这都快午时了,怎么还不见通报的人。”
“会不会太孙临时就改了行程,不过来了吧。”
大堂里,徐膺绪看了看天色,有些急躁的对徐增寿说道。
徐增寿正捧着一本书,闻言不由笑道:“二哥何必如此着急,倘若太孙殿下不至,我等又能如何,不过是等待下次罢了。”
“这回是小妹开了口,太孙殿下大致是要过来的,毕竟太孙殿下对于小妹一直很是疼爱,或是因着船厂那边的事情,有了些许耽搁吧。”
徐增寿虽然生长在勋贵鼎盛之家,但所居住的屋子内却摆满了书籍,闲暇居家时便邀请贤士至家,讨论古往今来成败得失的典籍故事,孜孜不倦。
历史上朱棣举兵靖难时,徐增寿最效勤诚,与朱棣暗通款曲,被人告发后,建文帝遂囚禁了他,朱棣兵入金川门,建文帝即将**,便将徐增寿杀死在右顺门下,朱棣对徐增寿之死十分哀痛惜悼。
徐膺绪虽然是二哥,但没什么主见,听着四弟的话,心里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四弟,你说咱们这次能成吗,虽然太孙疼爱小妹,可现在东胜神州是个香饽饽,谁都想抢着去。”
“谁能先到,就可以先抢夺一块地盘,建立家业。”
“大哥去了天竺,按着这意思,很可能要在天竺建立公国,咱们去到东胜神州,怕是太孙殿下不怎么会允许。”
徐膺绪心里多少是有几分担忧的。
徐增寿听着二哥这么问,索性把书收了起来。
“此番宴请太孙殿下,看似是询问我等去东胜神州之事,实则是在帮助姐夫。”
“倭国现在归了大明,姐夫在倭国的藩国自然也就尴尬了,在此前大致几位藩王都是要去天竺,那边地方够大,也能建立新的藩国。”
“只是按照倭国这样的方式,如若大明占据天竺后,则必然藩国也好,公侯国也罢,还是要进行搬离,至少太孙在位这个情况并不会变。”
“然而东胜神州便不同了,那边太过遥远,疆域辽阔,朝廷哪怕是想管,也是有心无力。”
“未通教化蛮夷之地,尽数不过茹毛饮血之辈,朝廷现在也很难去进行教化,因此设立藩国是最佳选择,既保障了朝廷的统治,也不用耗费朝廷太多负担。”
“因此太孙这番过来,姐夫的事情,还有我们随姐夫过去的事情,大致是没问题的,到时候二哥只需静享午膳便可。”
听着四弟这么说,徐膺绪就有些纳闷了。
“既是如此,为何姐夫要如此弯绕,偏偏通过我们来请求小妹,再宴请太孙,这岂不是多此一举。”
“难不成太孙还不让姐夫去东胜神州不成?”
徐增寿颇有些无语,但看着二哥一脸疑惑的样子,也只能是解释道:“二哥莫要忘了,当年姐夫跟太孙之间,多少是有几分矛盾的。”
“哪怕是说过去了这些年,可谁能说太孙就不记了,这可是关乎到世袭基业的事情,当然要多多准备一些。”
听到这么说,徐膺绪才反应过来。
没多久,就听到前院有人通报,太孙殿下即将到来。
两人连忙率着家仆上前等候迎接。
朱英带着徐妙锦过来吃饭,这也算是回娘家了。
只是徐达的妻妾都比较短命,因此徐妙锦这些兄妹们已然是没了父母,这也是徐膺绪和徐增寿跟大姐关系好的原因。
回到中山王府的徐妙锦显然很是高兴,首先就去到了自己的房间。
哪怕是出嫁后,她之前住的闺房也一直保留着。
就膳的时候,徐增寿没有刻意去聊关于朱棣的事情,只是说一些家常话。
唯一提到的就是大姐徐仪华了。
有些话不必明说,意思到了就行,真说出来反而是落了下乘,对于这些人情世故,徐增寿可比二哥徐膺绪明白多了。
况且太孙的心思也不是他们能左右的,如果他不想让朱棣去东胜神洲,而且去天竺,那谁也没办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