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微微摇头,“殿下,此事是金忠属下,一个名叫裴天中的书吏所想的。
这些启蒙典籍印刷起来,也不会耗费多少钱财。而且,还能激励这些高丽人努力学我大明官话。
因此,微臣便同意了!”
“甚好!”
朱棣更为满意,“如今,书院出来的那些寒门书吏,所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了!”
“殿下英明!”
郭安顺口奉承道。
朱棣一脸无语,“郭卿,那些寒门出来的书吏,可是你所一手建造书院,并培育出来,召进我燕王府的。”
郭安瞪大眼睛,看着朱棣一脸无辜。
随后,想了想,才说道:“要是没有殿下的信任与支持,微臣纵然有着天大的本事,也建不起书院,更培育不出这么多才干之人啊!”
朱棣感慨道:“现在的很多读书人,都只顾着钻研经义,钻研如何考中功名,如何升官发财?
却是不懂得,如何去干实务,如何让老百姓们吃饱肚子,如何教化蛮夷……”
“唉!”
郭安也下意识叹息一声,“殿下所言极是,他们都成为了只为读书的器械,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
他们脑中思维已经固化,眼中只有功名,只想着如何读书,如何让那些经典给他们带来利益。
却是忘记了,古代先贤著作经典之时,初衷只是广开民智,让人们充满智慧,而不是当一个典籍的工具人!”
“工具人?”
朱棣琢磨了一下,便有些明白了过来,轻轻一笑。
“所以,郭卿给书院学子定下规矩,所有学子每一个月,都要去实习几日?”
郭安点头,“殿下,世间万物运行之理,都充满了智慧。
可惜,那些士绅与富商之子,一个个都自觉站在云端之上,不屑低头俯看地上之物,微臣也只能任由他们而去。”
朱棣又道:“依照郭卿之智,也可让这些寒门学子,尤其是常过庭与尚可周他们考上举人,甚至是考上进士吧。”
郭安怪异的看了一眼朱棣,“殿下,要是他们都考上了举人,燕王府长史司去召何人为吏?”
朱棣不由一愣。
郭安继续说道:“不过,如今殿下给他们的待遇,也已经很好了。
他们不仅有着高丽美妾,还能赚很多钱财,而且还可以彻底发挥他们的才能,任由他们的想法去治理高丽。
此种,恐怕他们考上进士,甚至是考上状元,进入翰林院,也不会有此种待遇。”
确实。
这会,大明建国初期,朱元璋还是更看重那些进士的治民办事能力。
哪怕是等到朱棣上台,也是看重能力与忠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金忠这个毫无功名的燕王府书吏,也可一跃而起,入主兵部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