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郭安不由有些迟疑。
朱棣则是直接说道:“进士安家费为一千两!”
“殿下英明!”
朱复与郭安两人,连忙如同佞臣一般,毫不思索的奉承道。
只是,说完后,朱复便不由张大嘴巴,满眼惊诧。
进士?
殿下岂不是要与朝廷,甚至是陛下争夺大明贤才?
如此,朝廷那些朝臣,岂能放过殿下?
陛下与太子殿下,岂能放过殿下?
而且,那些进士真会来燕王府,任职书吏?
他这个长史,也仅仅只是一个举人而已!
不过,看着朱棣那认真的神情,朱复想了想,并没提出异议。
殿下高兴便好!
……
解决了铺建水泥大道的劳役之事,又提出了给燕王府长史司招纳贤才的良策。
一连几日,朱复与朱棣两人,都再也没别的事情找郭安。
而郭安则是带着朱高炽巡察书院,巡察工匠学堂,火药工坊、玻璃工坊、冶炼所、羊毛工坊、棉布工坊、粮食商会……
最后,再去了农场,张家湾码头。
有问题的便提出来,并给朱高炽讲解一遍,让朱高炽时时刻刻盯着那些管事的改进。
至于没有问题的,则是鼓励一番。
然后,再给那些管事与大匠一个建议,或是一个发展方向。
让那些管事与大匠们,一个个都是满脸喜色。
等到郭安转悠一圈下来,前去倭国的所有物资,都已经由王友等千户,带着燕山卫们,拉去了大沽口码头。
郭安也向朱棣辞行,并与刘白薇、月兰等人告别。
带着郭二牛,启程前往大沽口。
随后,再乘船,前往高丽,巡察了一番高丽燕国。
最后,便是带着一万高丽大军,前往倭国。
……
而就在郭安离开北平府的那一日,经过太子朱标的多次求情,大明皇帝朱元璋也饶恕了秦王朱樉。
放朱樉回去西安。
虽然朝堂上,有些御史与大臣们,对朱樉还想要追究。
但,朱元璋与朱标两人意见一致,一众朝臣只能无可奈何的任由秦王朱樉顺利回到藩地西安。
于此同时。
燕王朱棣,要征调一万劳役,铺建从通州张家湾码头,一直到大沽口的事,也终于传到了京师应天城。
当然,燕王府花钱招录书吏,尤其是有功名的书吏之事,也传到朝堂上。
对于此事,一众朝臣都是不屑一顾。
让堂堂的科举功名士子,去你燕王府当一个小小书吏?
燕王真是异想天开!
反而,对于铺建水泥大道,群臣却是议论沸腾,但却没有一个人有理由去阻止。
至于朱元璋与朱标二人,则是感慨一番。
“老四那混账东西,终于尽到了藩王的职责!”
“爹,老四府上,这几年确实赚到一些钱财。不过,老四如此行为,更应该是想要让寒冬之后,咱大明南方的商贾,还有高丽的船队,也可前往北平府商贸。”
朱标满脸苍白的说道。
朱元璋则是有些不满,“哼,这小子对高丽与倭国,比北元那些贼子还要上心!”
朱标缓缓一笑,“爹,不论如何,此条水泥大道修建完成,对于沿线的百姓来说,则是天大的益处。
而且,有了此条水泥道路,哪怕是寒冬之后,朝廷想要给北平府运送一些粮草辎重,哪怕是增派兵将,也是方便了很多。”
“嗯!”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便连忙说道:“标儿,你好好休养着,不要再操心这些事了!”
朱标道:“爹,你就放心吧,孩儿的身体,孩儿自己最清楚,只需再多休养几日,就可以痊愈了!”
“甚好!”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便起身,对着周围的一众东宫属官道:“尔等定要照顾好太子,不要任何人给太子禀报政事,以免打搅了太子静修!”
“微臣遵旨!”
一众东宫属官连忙跪下行礼。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便往外走去。
而在大殿外,一直给太子朱标诊病的一众御医,早已跪在地上,等候着朱元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