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辽国小皇帝和萧太后,之所以主动示好,他们无非是看到大宋雄兵屯于北方边地,他们不敢轻易犯边,皆是畏惧杨门父子据守雄关啊。
兵道,何其险也。赵炅想起杨业,既感受到,有此一人在,北方会因他而安定。可想到杨业那寒气逼人的金枪,甚至无数次在梦里,都因那柄枪从他的后脑勺穿过而恐惧不安。
“爱卿所言极是,等官家筹措妥当,必收复幽云十六州,将契丹赶出去。”赵炅说起宏愿来,心中顿生出几分豪情来。
宋辽之间,必有一番恶战,一直以来,赵炅致力于重文抑武之道,在他的想法里,虚外而实内,难道,这样做潜藏着更大的风险?
那前去劝赵炅的亲信,费尽了口舌,赵炅依然自有他的一番道理。那亲信只好很沮丧地走了。
辽国的那些使者,受萧太后的指派,白天装模作样地东瞅瞅,西望望,似乎在看汴京的繁华。
他们一旦找到机会,就会下血本去结交朝中的权臣。很快,他们就审视出,整个大宋王朝中,哪些人的脊梁骨是硬的,哪些人,是标准的软骨头。
甚至,那几个辽国使者,从那朝臣中发现了好些人痛恨杨业。一个降将的光彩,竟然掩盖了他们为大宋朝立下的不朽功勋,杨业已经遭到了无数人的羡慕嫉妒恨。
没过多久,辽国的使者带着大宋皇帝的恩赐,当然,他们其实已经把大宋皇帝赏赐的好些东西,原封不动地送给大宋的一些权臣。
幸好他们通过那些关卡的时候,作为辽国使臣,并没有受到层层的盘查。
不然的话,他们是真的说不清楚,大宋皇帝赏赐的那么多的财宝,都弄到哪去了。
大辽国使者离开汴京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朝中很多大臣,纷纷上书,搞出了好多证据,皆是杨业勾结契丹人,甚至,私下召募与训练杨家人的私人军队。
杨业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任何皇帝,最担心的,便是手下的重臣,特别是手握重兵之人,有谋反之心。
赵炅表面上特别冷静,却不免担心起来。
那些状告杨业的人,便是自己这些年来,倾力扶植的所谓文能安天下的重臣。
先帝赵匡胤那个时候,最怕的便是如狼似虎,手握重兵的开国大将军。现在倒好,朝中还真如他所愿,好些人都听到战马的叫声,都吓得浑身发抖。
良将彻底地被赶出了朝堂,就连那些可堪大任的怂将,身边也都派了些软骨头监军去盯着,一旦他们敢有违抗圣命的,直接格杀勿论。
可现在赵炅却有些担心起来,整个大宋王朝,全都成了这样没骨气的,契丹人南下,谁敢前去御敌啊。
如果按照赵炅最初所想,有那么多人参杨业之罪,根据有疑即有罪的原则,那么,杨业应该千刀万剐才是。
可现在,赵炅并没有表态,甚至,都没有让人去暗中探查,相反,他还把那些上告杨业的文书,全都用一个锦囊装起来,派人送到了边关,交到了杨业的手里。
朝中那些想方设法扳倒杨业的人,一个个都有些惶惑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