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朝重用了张元,大宋却是在危难之时,启用了范仲淹。
张元提出,用一支军队,去牵制住宋军,此为正,又派出一支军队,突袭汉中之地,那便为奇。
一旦打下城池,便可以利用汉人去治理,然后,步步为营,便可以将西夏的势力,逐步向中原地带靠近。
他万万没有想到,真是文人打败文人。
他的那些美妙的想法,在真正的实施中,却是被范仲淹给敲打得粉碎。
范仲淹一直都力主防守。
不管你西夏军怎么打,你最终只有攻破各要塞,占据边地城池,才能够大举向纵深发展。
范仲淹整顿军队,撤掉了一些冗兵。而且,对军队进行了强化训练,特别是排兵布阵,阵形的演变。
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大胆地从军中提拔一些得力的将官,在他的慧眼下,富有军事才华的狄青,脱颖而出。
范仲淹推行军屯,民屯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那黄土高原上,努力去达到军粮的自给自足。
范仲淹还鼓励边境的羌民,党项人,归附于大宋,减轻当地的赋税,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边民所拥有着比内地更加宽松的政策,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而且,还有好些羌族和党项人,投奔到大宋来。
为了加强对西夏的防御,范仲淹依据山势的特点,修建起一些山寨,筑起一些防御塔楼,硬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几个城池。
经过范仲淹的布署,西北的防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如若整个西北,都是按范仲淹的规划,张元想要搞出那两个毁灭全军的战役,应该没有那么容易。
另外,为了防备李元昊的掳掠。范仲淹让边民们做好了坚壁清野,而且,他还把那一户户的边民,变做了活的了望塔。
好水川败绩后,范仲淹被贬到庆州。在离开鄜延路时,他已经修复了三十六寨,可以说把延州一带,打造成了铜墙铁壁一般。
到了新的地方,范仲淹并没有因被贬而心生怨怒,本来在好水川一战前,韩琦派人来请范仲淹一起出城迎战。
范仲淹给来人说,西夏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特别强。拉出去,与人家打,就失去了据守城池的优势。
结果,好水川败后,韩琦对范仲淹佩服得五体投地。
到了庆州之后,范仲淹如法泡制,直接修了二十八个城堡。
范仲淹还在一处最重要的地方,硬是修起了一座城,那座城,被赵祯命名为大顺城。
修那大顺城,那简直可以说是极具有传奇色彩。范仲淹料定,此城若修成,李元昊必派人来抢。
范仲淹先是悄然地派人,不动声色地就把那大顺占了下来。然后,在各种材料准备齐了的情况下,连夜修建,不到十天,就修成了一座边地重城。
果然不出所料,李元昊派三万骑兵过来抢城。
范仲淹让守城之将士,奋力坚守,结果,李元昊大败而还,范仲淹坚决不准去追,预想到,李元昊会在半途设伏,结果,李元昊的设伏,没有任何作用。
此事传到汴京,赵祯对范仲淹大加赞赏。这可是宋夏之战中,靠着坚守,而让西夏军吃到败仗,甚至,西夏军闻范仲淹之名,而心存畏惧。
李元昊无力应对范仲淹,却依然在寻找着战机,在张元的提醒下,他总算是发现了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