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你想成为这场风暴的主宰者。还是想被这场风暴席卷而去?”高颎轻轻问了一句。
李丹霍然惊悟拱手拜谢。
在京师之外建大行台隶尚书事的宰辅领大行台主掌国事这等同于把皇帝和皇权都搬到了大行台这和之前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地身份领中外府其实如出一辙但因为官制改了权柄实际上集中到皇帝手上这两个机构所代表的权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过去大周实施的六官官制本来就是限制皇权、君臣共享权柄的制度。而屡屡成为权臣篡阶梯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和中外府结合更是成为代替皇帝和中枢的机构自宇文泰、宇文护叔侄把持中外府以来中外府实际上就是大周中枢。所以朝堂上下不管是皇帝还是臣僚。都无法接受。
相反三省制中地隶尚书事的宰辅和京外大行台相结合代行皇帝和尚书台职权虽然同样主掌军政大权其权柄和威摄力甚至要过中外府但其对国祚的威胁性却要小于中外府。此刻皇帝有无上权威他可以随时撤换隶尚书事的宰辅也可以随时撤消大行台。在皇帝和大臣们的眼中李丹和大行台的份量和威胁性都已大大降低。
当然了如果宰辅是宇文泰、高欢或者宇文护这样的一代豪雄那则另当别论但今日的大周宰辅是名不见经传地李丹他的靠山主要是皇太后和弘德夫人他这个宰辅和京外大行台的份量可想而知这将最大程度地让李丹在不损失目前权柄的基础上迅滑下风口浪尖隐藏到安全地地方悄悄蓄积实力准备在关键时刻动致命一击。
至于高颎和苏威显然看中的是大行台地尚书令和尚书仆射。等到有朝一日李丹崛起了大行台成为实际上的国之中枢他们两人的地位则如日中天极度显赫。
李丹完全明白了新官制的妙处对高颎和苏威之才更是钦佩不已。
长安。
关中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先有几个地方因为征调徭役和驱赶佛道信徒爆了几场骚乱接着传出前线大败的消息京畿很多富豪开始撤离长安这引起了百姓的恐慌更多的人携家带口加入到逃难大军。
李丹到了京师马上进宫觐见天子、皇太后和弘德夫人详细述说了东线战局。大军将士人心惶惶矛盾激烈攻防无序指挥不灵临阵逃跑者、投降者、倒戈者层出不穷形势之严峻远远过了先前预料。
李丹为此向皇帝呈奏几个应对之策。
修改官制利用朝中很多大臣都在战场上这个难得时机把权柄集中于皇帝皇帝独揽大权皇权重振如此则反过来有利于皇帝对府军的控制对前线各级统军大将们的控制。
急从各地调集大军保护京都为此需要即刻征调陇西、河西和荆襄三地大军。正在扩建的十五万府军和州郡兵也一边组建一边赶到京师集结强训以便在危急时刻投入战场考虑到各地尤其是关中各州都有很多拒不还俗的沙门道士为了把他们对州郡的威胁降到最低即刻强募入军拒不从军者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