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最后他还真要术士去种地不成?
当然,老先生也承认他要做的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毕竟同研究无关,未免学徒们看不上种地,他建议李流光单独拿一件计算器出来,作为表现最好者的奖励。既能刺激众人干活,又避免太多术士蜂拥而至,影响到他的计划。
事后回想,李流光也承认老先生考虑的比他周详。霍林河情况特殊,范老先生对他言听计从是因为“俘虏”的身份,柳木舟和曹聪几个则是被利诱砸晕了头。等到后来其他术士来了霍林河,在有求于他的基础上,又有星器的激励,才养成了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的氛围。
然换到协会他并无什么根基,也根本无法像霍林河一般一手遮天。真要是术士被星器吸引而来,作为食物链最底层,完全是术士附庸的学徒们是万万不敢跟术士相争的。想象一帮术士去种地?不说协会,大概率连圣域都要疯了。
况且从本心来说,他也更喜欢术士学徒。能干、听话,还不敢抱怨,就像很多后世的公司喜欢刚毕业的学生一样。
这些念头闪过,他心中哂然,还真是越来越像资本家的思维了。
提笔在后面又加了几句,他在稿酬二字上面圈了一个圈。当时在协会他被老先生的话说服,正考虑除了星器之外,拿什么充作报酬时,老先生话题一转,提到了《霍林河》。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李流光自己不觉得,但在旁人看来《霍林河》如冉冉升起的新星,不仅发行量节节高升,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内容更是从煤气到元素周期表,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光芒一时盖过无数的老牌期刊。
如此一来,很多术士都将投稿的目光放在了《霍林河》上,却发现他们面临着一个问题——《霍林河》并无征稿的打算。像卢家小娘子那样有内部消息的,可以偷偷摸摸寄信到霍林河。更多的术士则不知霍林河在哪里,也不清楚如何同霍林河联系,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将主意打到别的地方。杨馆术士作为《霍林河》名誉主编程彦中的老师,便是众人公关的目标之一。他不堪其扰,直指源头建议李流光对外征稿。
事实上,如果不算星盟外挂,只靠霍林河寥寥十数名术士,确实很难长期支撑起一本期刊的内容。这个道理李流光不是不懂,只是想着一步步慢慢来。如今既是杨馆术士说起,他干脆以协会为试点,把霍林河实行的贡献点制度拿过来。无论投稿还是种地,统一以贡献点结算,最后再兑换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