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里几天的时间都听说了商人投资渔村建设的事情,整个渔村现在基本上已经看不出是一个村子的模样。
码头的位置新建的房屋最多可能是出于需求或者是节省空间的考虑在码头附近的房屋大部分都是采用三成楼阁的结构。
再有让人惊讶的就是几条非常宽敞的马路,经过了解几条马路的作用都很明显都是能够适应运货需求的,几遍同时有多辆马车经过也不会造成拥堵。
通过码头的路段之后有专门通往仓库区的路段同样是较宽的马路,其它通往村镇的路依然是普通的。
修葺的路段覆盖的区域当前只有码头这边,还有一处是密集的居住区。
码头最大的建筑群并不是正在建造的居民区而是仓库区,郑家原有的仓库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商人过来投资之后仓库区的建筑面积直接被规划扩充五倍。
卫里不知道郑德荣对商人投资建设仓库是有些小郁闷的,以后停留货物的收益硬是被分出去好多,等仓库建成郑家的仓库储存量只能占两成左右。
好处是以后通过海运运过来的货物是不用愁储存的问题,收益虽然少了但是郑家仓库完全可以用作自行存储来用。
如果做商品生意的话算是节省了成本,又不会耽误客户的储备,至少存放在他人的仓库中不用负责。
然而即便这样郑德荣还是打算等资金充足之后还要扩建仓库的。
卫里对码头的运营非常感兴趣,目前来看船只,仓库储备都很齐全,就是不知道未来这里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二十个船坞的建设规模同时开工是有些着急,在商量之后卫里将施工顺序进行了调整,在缩短工期前提下将人力物力全都集中起来施工。
同时雇佣更多的工人来进行与船坞相关项目的建设,于是整个渔村便开始了修路大工程。
码头的阵仗惊动的不仅仅是管理这边的城郡城守,还有在这边建立势力,如萧铣和张仲坚。
萧铣从郑家离开后回到他们的驻地后就开始着手做木材生意,从长安返回的商队不在为将木材运到幽州而是直接运回这边,货运量还增加了。
出人意料的是刚运回的第一批木材到了郑家渔村后马上就被建筑队的人瓜分一空。
了解后才知道他们这些木材根本就满足不了当前的建设需求,很多商人都是通过个人的关系在收集木材。
由于幽州最大的商队一直在为幽州的建设项目服务,来到南方的商人们不得不在这边成立商队。
他们的规模可比萧铣的商队规模大了几倍,打听之后才知道商队是以合众商会的名义筹建的。
萧铣得知消息之后马上跟张仲坚取得联系,张仲坚得知消息后随后赶来经过一番商量后便加入到合众商会中。
筹建的商队他们两人都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投资,在合众商队中占了些份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