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足以遮风挡寒的结实房屋,还让他们拥有足够的空间,不用一大家子塞的一顶小帐篷中,最起码晚上休息的时候能伸展开。
虽然不够私密但与不能挡寒的帐篷比他们已经非常满足了。
灵江难民很多,整个安置过程持续了一个半时辰才告罄,五千多人两间大作坊全部安置完毕,准备的东西也是堪堪够用,即便是剩也不多了。
同时王允也将一起运过来的几车木炭平分给这近千户人家,虽然每家所得不多,但是足够他们用急了的。
接着留下一支队伍用作维持秩序,与古爷打过招呼告诉古爷明日可能还会有一批难民后王允便摸黑着急忙慌的回去了。
作坊里点燃了数个火把,再加上难民自己起的火堆,空间虽大倒也不显的黑暗。
辛苦了这么久终于能够停下来,很多人再也忍不住了从自己的装备中拿出拿出锅烧水烧饭。
是的,虽然是逃难,但是时间并不仓促,大多数的人准备还是齐全的,不仅仅是保暖用的东西,粮食以及做饭用的家伙基本上都是带足了的。
条件好一点的有的还随身带着炭盆小炉灶可以暂当炉灶,没这条件的随意捡几块石头一垫,简单的三角炉灶就成了。
至于石块,别的不说工坊园就是这东西多,都被堆积到工坊园偏僻的一角,全部都是建筑时留下的残次碎石砖块。
虽然不能用来建房围院了,但这些也都是好东西,粉碎了可以用来铺路什么的,所以都没舍得丢,只不过也没来得及废物利用,没想到却给难民们提供了方便。
看着难民们的情绪都已经稳定下来,并且开始围炉做饭,古兰也放心了不少。
不过还是有一个大难题需要解决,那便是燃料问题。
虽然他们离开灵江时也都做了各种准备,就是柴火也是准备中的一份,毕竟冰天雪地的哪里能这么容易找到柴火。
有车的人家还好准备的更充足些,但那是少数,大多还是靠着两条腿或着推车过来的。
所以即便家族人口再多,能带的也是有限的。
所以即便有王允按户发的木炭怕也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温度太低了,成年人还好但孩子和老人是真的离不开火。
虽然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份遮风挡雨的地方,这些人也不是她的责任,但看着瑟瑟发抖缩在家人身旁的孩子们,古兰真的无法当作视而不见。
站在作坊门口看着这些人片刻转身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烧炭场。
因为玻璃作坊和大棚的原因为了节约成本索性建了个烧炭场,这不,这就派上用场了。
两年的时间,炭窑自从开窑后就没有停过火,烧出了一批批等级不同的木炭,重点是这些木炭除了用在自家产业也就是李家村的人有份购买,没有对外售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