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眼镜其貌不扬的大棚态度恭顺而忐忑,他很感激昆爷对自己的照顾。
本来他只是想请昆爷帮自己看看有没有拍摄的价值,结果老爷子非拉着自己找专业人士问问。
然后就到了王权的办公室这里。
大棚跟王前昆虽然很熟了,但是跟王权见过的次数并不多,每次见到这位导演行业的天花板,他都有点紧张,比见自己师父赵本衫都紧张。
王权其实早就看过《煎饼侠》了,毕竟是在15年拿到10亿 票房的作品,想必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然而看完之后,王权笑是笑了,却忍不住鄙视自己,呸,俗气,有啥好笑的。
当然,也就只是这样了,还不至于因此受到伤害,真正能伤到他的得是《富春山居图》那种豆瓣三四分级别的。
不过当联系到《煎饼侠》超过11亿的票房,年度第八的成绩后,大概就可以理解那些评论了。
一开始王权是很不理解为什么《煎饼侠》在影视库里的评价那么差,仿佛导演大棚要因此背负十年罪过,拍好几部高分电影才能还清,但豆瓣依然能有5.8分的高分,猫眼也有8.5分。
说5.8是高分,王权不是讽刺,这个时期华语片在豆瓣本来就受到歧视,打分普遍偏低,在不受干扰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能达到六分的就算是不错的,比如《西虹市首富》也就六分多而已。
而评论界对喜剧的要求更苛刻,喜剧电影低于六分,高于五分的大有人在,却没有一个像大棚遭到如此多的恶评。
后来王权通过《富二代》票房越高,评分越低的现象明白了。
当观众觉得你的高票房德不配位的时候,打分就会更严格一些,如果《富二代》票房只有几亿,肯定能得到不少同情分。
《煎饼侠》的第一罪就是票房太高了,他是当时徐铮之后第二个处女作就破十亿的导演,很多观众奔着高票房肯定高质量的期待去看电影,结果不能满意。
第二个原因就是期待值拉的太高了。
大棚是在《**丝男士》最火热的时候推出了《煎饼侠》,那时候《**丝男士》是互联网第一代爆款电子榨菜,无数青年男女靠这個系列下饭的。
而且电影剧情也和《**丝男士》深度绑定,他演的就是自己,观众们抱着电影版《**丝男士》的期待走进电影院,结果发现是一出闹剧,所以自然会认为受到了伤害。
当然,这也和电影营销的太好有关,但这不是毛病,酒深也怕巷子深,电影想要高票房,营销必须跟上,这点无可厚非。
只是当电影不够好的时候,必然要承受一些反噬,这也是应得的。
第三,大棚的根底还是太薄了,虽然看他短剧的人很多很多,但他是没什么粉丝的,所以当这反噬到来的时候,他无力抵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