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
“集资修路!”
“我们要修路!”
都知道新来的小安书记家境富裕。但再有钱,这十万块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他还表示要捐出所有的工资收入来,也就是说,小安书记在资河镇工作一天,他都会将工资捐给镇上如果说这也是作秀,恐怕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孙晓玲两只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面色涨红,她张了张嘴,挥了挥手,侧身瞥见了身旁那一张张同样激动而涨红的脸孔。
无数双激动而火热的眼睛紧紧的落在安在涛那张英挺而沉稳的脸孔上。震夭的呼喊声浪在山谷间久久地回荡着飘远开去。
第二天早上,东山晚报和东山日报均在头版用较大的篇幅进行了报道。东山晚报的新闻标题是《没有梧桐树如何引来金凤凰?》。而东山日报的标题则是《敢问路在何方?!》。当天晚上,东山电视台农村季风经济栏目,用一个十几短片仓程报道了归中具资河镇的纹次招商心经济展的部分实况录像,电视镜头上安在涛挥舞手臂的挺拔身影以及那一句铿锵有力的“我们的路在哪里?就在我们脚下!”让当时集中在镇政府大院里收看节目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和部分群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而第三天,燕京的中央日报和经济日报也在2版以较大的篇幅对本次活动予以报道。
中央日报的记者在报道的最后,用极具煽情的一段话作了结束语:“不到十公里的山路坑坑洼洼,记者乘坐的吉普车颠簸了一斤,多小时才赶到现场。没有到户的自来水,不通公交车,群众出行只能依靠拖拉机和马车驴车全镇群众生活之艰难困苦,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慨万千!所幸,当地有这样一今年轻的镇委书记,一个想要为群众做些实事的基层带头人,他宁可捐出自己的积蓄和所有的工资收入来带头号召全镇干部群众集资修路!这意味着什么?,,在现场,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一条不畅通的公路,堵住了当地群众走向富裕和小康的路,这样的堵路,让我们心堵真心地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群众的呼声,能看到基层干部工作的难处,早日帮助资河镇群众修筑起一条家致富奔向小康的道路来!”
周末,安在涛回了县城。晚上,与刘彦和竹子一起上街吃完晚饭。在回来的路上,刘彦犹豫了好半天,还是忍不住小声问道,“安在涛,你们真的准备集资修路?”
安在涛一怔。突然笑了笑,“我那只是做一个姿态!我就是不相信。在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下,资河镇的路还是修不起来?!我准备周一再去省里问问,请示一下我们的刘厅长,交通厅跟我们资河镇结成帮扶对子的事情还有没有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