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说那些古墓早就荒了,里面的东西也没有了。你们别看这里荒凉不毛,其实在大约唐代的时候,这里堆满了祁连圆柏,古墓的结构都是用整棵祁连圆柏铺成。这种怪异的树木不喜旱不喜潮,只在青藏交界的山上才有,都是大唐天子赐给土藩王的,千里迢迢运送而来。但后来土藩内乱,这些墓就都被毁掉了,遗迹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走过这片荒凉墟冢的遗迹后,又走了大约一天的路程,才抵达古城。这里被发现已久,除了大量的壁画及雕刻、造象之外就是城市的废墟。当时并未引起自治县政府的重视,也不象几年后装上铁门派人看守,那时候根本就没人大老远的跋涉来看这座遗迹。
我们从山下看上去,山坡到山顶大约有三百多米的落差,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窟。除了结构比较结实的寺庙外,其余的民房大都倒塌,有的仅剩一些土墙,外围有城墙和碉楼的遗迹。整个王城依山而建,最高处是山顶的王宫,中层是寺庙,底下则是民居和外围的防御性建筑。
我对明叔说:“古格遗迹也不算大,但这几百处房屋洞窟,咱们找起来也要花些时间。你所说的古格银眼,具体在什么地方?咱们按目标直接找过去就是了。”
由于高原反应,明叔的思维已经变得十分迟钝,想了半天才记起来,大概是在庙里,而不是在王宫里。按经书中的记载,这里应该有一座“轮回庙”,应该就在那里。
王城的废墟中,几座寺庙鹤立鸡群,一看之下便能一目了然。当然这其中分别有红庙、白庙、轮回庙等寺庙遗迹,哪个对哪个,我们分辩不出来,只好请教铁棒喇嘛。喇嘛当然能从外边的结构看出哪座是“轮回庙”,于是指明了方向,穿过护法神殿,其后有几根红柱的庙址就是供奉古格银眼的轮转庙。
这种地方早在三十年代就有探险家来过了,没听说出过什么危险,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把散弹枪给了胖子一把。自己拎着一支,带队绕过一层层土墙,爬上了半山腰。这里的废墟中,屋舍基本上没有保存完好的了。凭着西藏干燥的天气所蒸发,风化加剧,如果仅仅是干燥也就罢了,在雨季这里又暴雨如注,年复一年的风化侵蚀下来,曾经致密的土质变得松脆,一点一点的粉碎,一有外力施加,变成一片尘埃。断壁残桓等的一应突出的部位,皆被损磨了棱角,曾经充满生机的城市,正无声无息的被大自然消化殆尽。
我们怕被倒塌的房舍墙柱砸倒,尽量找空旷的地方绕行。明叔和他的老婆还能勉强支撑,但是瘦弱的阿香已经吃不消了,再往高处爬非出人命不可。明叔只好让彼得黄留在山下照看她,其余的人继续前进,爬到护法神殿之时,大多数人都已气喘如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