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大王,臣与教部郭尚书、蔡侍郎以及陈相,刚刚商讨过官考事宜,现有教部郭尚书所拟方案一份,特此呈上!”
杨赐一边说话,一边伸手从袖口之中掏出郭泰与蔡邕昨夜修改的文稿,转交给侍女。
刘曜接过侍女呈上的文稿,当着众人的面,开始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等他把文稿翻阅一遍之后,才过去一盏茶的功夫。
郭泰见刘曜合上了稿子,心跳瞬间加速,他已经做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
“丞相看了?”刘曜没有直接对文稿进行评价,而是向杨赐问道。
杨赐乃是世家大族的首脑人物,刘曜的询问,也算是一次对世家的试探。
像杨赐这样,早就投靠刘曜的大世家,不可能也不敢在官考这件事上给刘曜使绊子,他们还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
但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他们当然希望官考的规矩,可以偏向于世家,甚至直接有利于世家。
再者,杨赐又是政事堂带头人,相台七相之中的首相,于情于理,刘曜都要听一听他对于这份文稿的意见。
杨赐知道刘曜是问他对文稿的看法,所以他略作思考后,恭声答道:“回禀大王,臣已详细阅读过郭尚书所拟文稿。其中以各县太学分院为考场,可因地制宜,无需再另外建造场地,此条臣赞成。以县令为主考官,县尉为监督官,可增加官考的严肃性,体现朝廷的威严,县尉可在职权内调动部分县兵维持考场秩序,此条臣赞成。以分院讲席为评判官,可快速对考试者的成绩进行评定,毕竟各太学分院之讲席多为名家名士,故而此条臣也赞成。但考试科目增加农耕、匠作、科技,本相以为有待商榷!”
“哦?丞相有何高见?”刘曜顿时来了兴趣,接着问道。
杨赐连忙起身告罪下拜道:“臣所议,乃一家之愚言,不敢做‘高见’之当,大王折煞老臣也!”
刘曜摆手道:“丞相无需多礼,有什么看法直说便是。”
“谢大王!”杨赐坐回原位,侃侃而谈道:“官考所取之士,皆为郡县或中枢行政之官员。食朝廷俸禄,可雇人耕种家田,对于农耕之事,了解即可,不必熟之。匠作、科技之事亦然!且夫圣人曾言......”
杨赐引用儒家先贤之言,阐述了官员了解农耕的必要性,但不用事必躬亲。
随着自行车、四轮马车、淋浴、马桶等匠作之物在长安城的普及,让城中权贵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些所谓的“匠作机巧之物”。
再加上“科技器械可以兴国利国”的观念,早已在近几年慢慢在民间传开,过去那些视之为“奇巧淫技”的儒生也一个个在百姓集团开设的洗浴中心享受了冲淋、泡澡带来的舒爽之后,逐渐闭上了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