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应,是因为国子监真的很差劲儿,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在大汉帝国,等级最高的学府有两座,一个是帝都太学,另一个名曰国子监。太学的地位相当于东平国的国都学院,是帝国用来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按理说与之齐名的国子监应该也很厉害,但事实上根本不是。
首先,太学面向全国招生,除了年龄、等级方面的限制之外,对应考者的种族、出身和身份没有任何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是大汉帝国的臣民,都有资格报考太学,至于考上考不上就另说了。
其次,太学以培养各行业人才为根本,推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
光是这两点,就能甩开国子监八条街,因为国子监是针对贵族子弟开办的,只招收贵族、官宦之家的子弟,换句话说里面全是官二代。
大汉国建立之初,急需各种人才来维持帝国的运转,从老百姓中选才一是太慢。二是容易出问题,贵族、官员则不同,他们的命运、前途跟帝国牢牢的绑在一起,任用他们的子弟首先能保证安全,其次是官宦子弟大多见过世面,处理各项事务更容易上手。
在这种情况下,国子监应运而生,负责教导各项能力出色的官宦子弟,迅速的将他们补充到各个环节,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有所建树,为建国之初的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
就这样,国子监里毕业的学生成了抢手货,监生也成为智慧和能力的代名词。
可是好景不长,帝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站稳脚跟,腐化之风见长,官宦子弟们的报国之心减弱,随之疯长的是各种**,国子监这个以教书育人为主的洁净场所,也未能挡住腐化的侵袭,一个纨绔子弟就够让人头疼的了,一群聚在一起还不得翻天啊。
国子监的毕业生一年不如一年,有鉴于此,皇帝下令建立太学,与国子监分庭抗礼,希望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在太学的影响下将国子监的歪风邪气改正过来。
一个好的政策,往往是在实施之初会取得好的成效,时间一长肯定会变质,太学建立之初,的确给国子监造成很大压力,监生们为了不被比下去,全都一改之前的恶习发奋读书,可是没过多时间又回到了老路上。
现在的人一提起国子监,全都会露出鄙夷之色,认为那里就是一群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所以这么个烂地方,叶云扬能感兴趣才怪。
东方平泰放下信封,说:“凡是不能一概而论,国子监还是出了不少人才的,就拿现在的帝国朝廷来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官员出自国子监,另有三分之一出自太学,剩下的三分之一来自其他学院和民间,由此可见那里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叶云扬白了他一眼,哼道:“你这是话不由心,你说的那三分之一的人,是凭着真凭实学当上官的吗,至少有一半是世袭来的吧,还有一半是利用贵族背景扫平向上爬的道路,真正出色的人有几个?前阵子皇帝赏了你一个国子监名誉祭酒,你才这么卖力气的替国子监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