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这艘铁甲舰,董书恒的眼中满是自豪。
这艘军舰倾注了他太多的精力与期望。
别看他只有小小的一千两百吨排水量,但是他比英法正在制造的铁甲舰要先进的多。
首先,他不再局限在木制战船上加装装甲。而是全新的全钢铁结构,里面龙骨、肋骨、框架、隔仓等等都是全金属结构。
所使用钢铁都是徐州钢厂产的碳素钢,虽然跟后世的船用钢才没法比。
至少淮海军在选择船用钢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钢材的强度、韧性、耐低温以及耐腐蚀性等特征,找准了方向就意味着少有很多的弯路。
这样的战舰实际上已经超出了铁甲舰的范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钢铁战舰。
其次,在甲板上使用了半封闭的炮塔结构。采用淮海军自行研制的后膛炮。
而且是直接开创性地使用了双连装结构。要知道双联装炮塔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要充分考虑到甲板的承受能力,因为双良装火炮虽然节约了空间,增加了命中率,但是其对甲板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两倍那么简单。
这艘江河级的甲板上就经过了加固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加固,增加甲板与炮塔的受力面。将舰炮的后坐力向军舰的主要承重部位引导。
当然了,这艘军舰也不是说只能扛得动120mm舰炮。只是淮海军的造炮水平卡在这里了。
不过现在克虏伯的技术被引了进来,很快这种技术瓶颈就会被打破。所以不排除江河级会换上更大口径的主炮。
最后,这艘军舰虽小,但是却拥有水密舱结构,大大地提高了军舰的生存能力。
董书恒当初对江河级的定位就是近海防御型护卫舰。全蒸汽动力的军舰要想远航必须要有一连串的补给点配合。
不然燃煤的供应跟不上,尤其是这种吨位小的军舰,舰上的载煤空间有限。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补充煤炭,不然就要在海上趴窝。
淮海军现在显然没有这个能力。董书恒之前出征日本,经营琉球,跟朝廷争取到沿海的海军基地,就是为了迎接江河级的到来。
以后江河级就可以依托这些补给港链在东海、南海快速地来回穿梭。
成为守护华夏海疆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此时这艘军舰正屁股对着湖边,静静地等待着主人的召唤。
在主持人安排下,董书恒手中拎着一坛子女儿红,庄重地走到了舰首处的临时搭好的高台上。
然后,在众人的瞩目下,董书恒高举双手将这一坛子的陈年女儿红抛向了这艘取名为“长江号”的江河级首艘实验舰。
“嘭”的一声,坛子碎裂,浓郁的酒香飘散开来。
船厂里面也有一些已经加入大清国籍的洋人,他们本来是建议使用香槟的。可是董书恒说中国的海神喝不惯洋酒。于是就换成了女儿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