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外交场合跟战场上一样的硝烟浓重。
可以说外交场就是战场的延伸。或者说他才是主角。
尤其是到了近现代以来,战场成了为外交服务的是配角,外交反而成为了主角。
难怪《孙子兵法》中会将外交都写进去,而且是放在打仗之前。
这样的场面,刘青北一个人是应对不来的。王韬特地从奥地利赶到了巴黎,作为刘青北的副手跟他一起参加了会议。
毕竟王韬在欧洲的时间长,无论是这里的各国外交官,还是各国的基本情况,王韬都更加的熟悉。
很多事情刘青北都要跟王韬一起商量了才能决定。
虽然他是带着董书恒的指示来的。但是董书恒当初可是说的很清楚,诸事不决可问王韬,他才是欧洲通。
而普鲁士的代表正是那位今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先生。
俾斯麦先生也有着一点修好沙俄的意思,因为沙俄的势力就在普鲁士的东边,以后普鲁士要向西边用兵,能够跟沙俄修好是一件对普鲁士有益的事情。
况且普鲁士也不想好人都给法国人的做了。要是法国和沙俄结盟,那么被的夹在中间的普鲁士就只能够夹着尾巴做人了。
俄国的代表是那位今后在欧洲的外交场上闻名的戈尔恰科夫。
戈尔恰科夫对于这次谈判是信心满满的,因为在会前已经有好几个国家跟沙俄之间达成了秘约。
联军一方虽然是人多势众,但是实际上早就已经四分五裂了。
这种四分五裂的联盟是最好对付的,因为对方处处是破绽。
遏制沙俄最迫切的是英国。对于怎么样的对付傲慢的英国人,戈尔恰科夫早已经打好了腹稿。
可以说这次会议集结了所有的欧洲外交天才,其中不乏今后几十年叱咤欧洲的风云人物。
“现在我正式代表大英帝国提出我们此次战争的停战条件。”
果然,英国外交大臣克拉伦登勋爵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穿着一身体面的礼服,白色的衬衫领口左右对称,就连一个褶皱都不多。
他手中拿着一分文件,大声地宣读起来。
英国人有资格最先站出来讲话。作为现在世界上的霸主,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他们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稳稳坐住世界第一的宝座。
所以在这样的场合,他们有底气第一个站出来。
“为了今后巴尔干半岛以及黑海地区持续稳定,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命再次遭受损害。我们的大英帝国认为各国应该共同保证土耳其的“独立与完整”;土耳其保证不分种族与信仰改善境内人民的状况。”
“我们同意交还克里米亚半岛占领的土地交还给俄罗斯。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
“俄罗斯将高加索的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并放弃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的保护权;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土耳其,由各国共同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