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时间,发生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战役!
说到上甘岭战役,张桃芳坐不住了,站起来对王景弘说:“上甘岭战役在我的记忆里是最清晰的,能不能讲得更详细一些。”
王景弘:“没问题,我慢慢讲,有什么疑问随时提出来,我尽最大能力为你解惑。”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志愿军与“联合**”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
此次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该战役持续鏖战43天,交战双方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击退联军900多次冲锋。
此次战役的发生有两个原因促成,一是接替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范佛里特中将,他的长子小范佛里特空军中校,在驾机轰炸物开里地区时被击落,生死不明。从此以后,范佛里特报仇心切,攻击**非常强烈,将自己的感情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二是上甘岭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嵌入“联合**”防线的一把尖刀,随时可以发起攻击,“联合**”非常难受,誓要拔除这把尖刀,而对志愿军来说,失去上甘岭,整个防线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互不相连漏洞百出,上甘岭一失,斗流峰和西方山就失去依托,斗流峰、西方山失守只是时间问题,整个中部战线有全线崩溃的危险。西方山以西,则是宽达八公里的平康谷地,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如同是群山环抱中的天然走廊,从汉城到元山的铁路、公路横贯其间。完全可以这么说,五圣山、斗流峰和西方山一线,系战争与国家命运于一身,其重要性无可匹敌,绝不可以失去,哪怕是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半步!
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这样促成了上甘岭战役,成为了一个战争传奇。
讲到这里,张桃芳眼
里饱含泪水。
接受了防御五圣山地区的任务后,十五军根据战争发展的形势,经深思熟虑提出了积极防御,持久防御的指导方针,确定了“寸土不让,坚决固守”的作战指导思想。
1952年4月20日,十五军接管了第二十六军东起五圣山,西至斗流峰、西方山,正面宽约30公里,纵深约20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的防区。十五军进入防区后,立即开始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式防御工事,至8月,共构筑了300余条坑道,总长达9000米;堑壕、交通壕50000余米;反坦克壕四道;铺设鹿砦、铁丝网5000余米。——如此浩大的战场工程,目的是在没有制空权,地面炮火很少的情况下,抗击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的“联合**”,这是唯一正确选择。
詹姆斯·范佛里特中将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之后,为长子报仇心切,不断提出进攻计划,
1951年8月末,范佛里特提出了代号为“猛禽之爪”的作战计划,企图在元山实施登陆,攻击志愿军的侧后,被李奇微否决。
1951年9月,范佛里特又向李奇微提交代号“说服”的作战方案,计划以两个师在库底登陆,正面部队同时发起攻击,同样被李奇微否决。同时上报的还有第一军军长奥丹尼尔少将拟订的代号“指令”方案,考虑到“指令”方案只攻击正面战线上的一些前沿阵地,既不会引发大规模战斗,又较容易达到目的,所以最后批准了“指令”计划,范佛里特根据这一计划,于10月底发动了秋季有限目标的局部攻势,但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性的进展。
1952年3月,范佛里特又向李奇微提出了以平康地区为目标的“还乡”作战计划,还是被李奇微否决。
1952年4月,范佛里特制定了进攻西方山的“筷子6号”和攻击南江河地区的“筷子16号”作战方案,一起呈交李奇微。同样被李奇微否决。
1952年6月,克拉克接替李奇微出任“联合**”总司令,他出身于军人世家,具有较高政治头脑,处事相对谨慎。所以他一上任就拒绝了范佛里特提出的攻击平康谷地的计划。
1952年9月,范佛里特又提出了代号“摊牌”行动的“金化攻势”,攻击三角形山和狙击兵岭两个高地(即597。9和537。7高地)的方案,克拉克觉得这一计划攻击目标有限,估计只需出动两个营就可实现,加之停战谈判僵持不下,也确有必要在战场上有所动作,就同意了这一计划。
上甘岭战役就在这样一个情形下打响……
(本章完)
电脑访问:www.w61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