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得更多,想要在人才方面补齐短板,必须加大教育的投入。”
说到教育,英格兰教育大臣坐不住了:“请问先生,我们国家目前在重点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但成效不明显,不知有何良方?”
规划专家:“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实行全民教育,开启民智,只要有足够的基数,人才自自然然就会出现。”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财政大臣:“全民教育是个良方,问题是我们的财政支撑不起啊。”
联合远征军教育专家:“教育方面的投入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可以因陋就简,建几座房子,摆上书桌凳子就可以上课,没必要将学校建得像皇宫一样富丽堂皇,至于教材和老师,我们明帝国可以支援,必须明白,没有文化是玩不转工业化的。”
教育大臣:“我们国家的教材不能用吗?”
教育专家:“不是不能用,但你们的教材培养出来的不是技术工人,你们教材培养出来的是官员,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
说了这么多,总算说服力国王与众大臣,联合远征军松了一口气,用华夏文明、华夏文化对欧洲进行潜移默化渗透同样是明帝国的战略之一,采用明帝国的教材,里面的私货你懂的,而聘请明帝国的老师,华文就是学生的必修课,就像后世的华夏学生,被英语折磨得无力吐槽苦不堪言。
用王景弘跟马和说的———为了不负穿越一场,怎么也得折磨折磨这帮欧洲佬,否则对不起这身臭皮囊。
世界上什么最悲催?首推外国人学华文!
参观完伦敦城市模型,众人来到皇宫,首先由国防大臣将这次拉练的过程,取得的成就向留守伦敦的大臣作了详细的介绍,众人一边听一边不断的惊呼,就像听别人的故事,跌宕起伏的过程,将众人的小心脏刺激得**的乱跳,真他妈的过瘾。
接着是留守的市政大臣介绍这半年的发展,从小区的改造到工厂的不断涌现,从商业的繁华到酒店的星罗棋布,从强制执行卫生制度到自觉执行,一一道来,众人如听天书,开始怎么也理解不了这么多这么复杂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到最后市政大臣的一句话才恍然大悟。
市政大臣:“开始我们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是明帝国的专家帮我们解决了,一句话,只要普通老百姓得到好处,被动就变成自觉,就变成积极,环境好了,人的精神面貌自然就会变好,有工作就有收入,有了收入,就可以买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这一切,国家不但没有出一分钱,而且还有大把的收入,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什么?国家没有出一分钱还有收入,不是在讲神
话故事吧?
财政大臣犹自不信:“能不能说详细一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市政大臣:“出地,出地,有两种形式,一个是卖地,另一个是合资,只要资本家愿意,对了,资本家就是我们认为的商人,可以自由选择,至于资金,全部通过明帝国的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国家提供税收优惠,卖地有收入,合资有收益,卖地的钱建了几间小学,目前有一部分的学龄儿童在读书。”
是啊,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卖地呢,不对,英格兰以前也是有卖地的啊,但好像没什么人买,而且卖不了什么价钱,这是怎么回事?
财政大臣一脸的疑惑:“请问明帝国金融专家,我们英格兰以前也有卖地,效果不咋的,为什么?”
联合远征军金融专家:“很简单,这是因为有钱的人不想买,想买的人又没有钱,关键是没有资本在中间起作用,现在不同了,有了资本的介入,一切都变得可能。”
资本?资本?资本是什么玩意?。。。。。
(本章完)
电脑访问:www.w61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