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所在的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的统一规划下,年平均完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00万亩,种草3000多万亩,居全国之首。①
不是以亩为单位,而是万亩。
1200万亩,相当于5500个花间集植物园的面积,用一望无际不足以形容,徒步走完恐怕需要10年之久。
而这,只是国家一年在内蒙古地区的绿化范围。
在国家几代人的努力和强大的政策面前,蚂蚁S林的种植面积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却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血。
叶晗亦然。
哪怕种植面积不及国家的千分之一,她也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里地理位置偏僻,风沙较大,叶晗在合作商和当地人的接待下,成功找到了他们即将种植的第XXX号林。
前面一个区域的梭梭树也是刚种下不久,还是幼苗,不大的一棵,株高约三四十公分,丛生,枝条不多。
它们一棵棵分散种植,每隔四五米才能看到一棵,十分稀疏。
叶晗往远处看去,干旱发黄的土地中点缀着细小的绿色,排排而立。
在更远的地方,不大的梭梭苗几乎被沙地淹没,只能看到散布于广袤荒漠中绿色的小点,在炙热的阳光和刮来的风沙中若隐若现。
不由得让人怀疑,这么的一棵苗苗、如此稀疏的种植密度,真的能够防护住几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风沙吗?
事实是,能。
梭梭树是灌木或小乔木,能长到2-9米。
为了在干旱的荒漠中吸收水分,它的主根能深入到地下10-50米的深处,须根扩张至周围十几平方甚至更大的范围,牢牢固定住土壤,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
这也是它们栽种如此稀疏的原因。
若是栽种密集,那么它们的根系在地下无法扩张,吸水能力降低,很有可能干旱而死。
沙漠环境不能与正常水源充足的环境相提并论。
叶晗见到的护林员有60多岁,姓吴,名叫吴于盛,是本地的牧民。
这么多年来,他亲眼看着周围干旱的区域变成如今的绿地,大片大片的梭梭树从幼苗长到现在的一米多,内心的满足感难以言说。
不仅如此,栽种的梭梭树、红柳等植物,还给当地带来了财富。
“这些梭梭,别看它小,作用大着呢。”吴于盛的普通话不算标准,但能听出语气中的自豪:“我们称它为‘沙漠植被之王’,能适应高温、风沙、耐盐碱,生命力顽强。”
梭梭树能承受60度的高温,零下40度的低温,成年树在土壤含盐量达到3%时仍能顽强生长,生命力何其强悍。
但在幼苗时期,它依然有可能因缺水而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