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典,圆满结束。
自从,大明王朝多出了一位肃昭郡王!
而大明王朝的宗室成员,一共有八个等级,亲王年俸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
后永乐皇帝采纳李弘壁和姚广孝的建议,对宗藩制度进行了改革,直接废除了后面三级的中尉,至此只剩下了前面五级。
而外姓臣子,无论立下了何等功绩,诸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名将,也不过只是生前公爵死后追封王爵。
无论如何,大明始终秉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得出现异姓王,否则天下共击之,这是昔年汉高祖刘邦立下的规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相似,二人都并非出身什么名门望族,一个泗水亭长,一个农户子弟,最终却都能够剪灭群雄,建立起了偌大一个王朝。
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出身不好,所以即位称帝之后,也难以逃脱小农思想,推行“家天下”的原则!
比如分封诸王,比如铲除异姓王,在这一方面,这两位开国帝王达到了惊人的相似重合。
可是现在,永乐皇帝朱棣,却偏偏册封了一位异姓王!
肃昭郡王,李弘壁!
毫无疑问郡王乃是宗室第二等,而且由于郡王数量稀少,此时的郡王封号沿袭了以往的传统,多出自于古代的郡名,因此名实相副。
比如晋王朱棡次子朱济烨封号中的高平就是一个古郡名,北周改高都郡为高平郡,治高都(山西今晋城市东北)辖境为今山西晋城、高平一代,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泽州为高平郡,与晋藩同处山西,非常适合作为朱棡儿子的封号。
再比如朱高煦的封号高阳、朱有爋的封号汝南,朱孟熜的封号巴陵也同样如此,皆是古郡名!
但是,问题在于,李弘壁的郡王封号,却偏偏不是,而是封号“肃昭”!
永乐皇帝陛下,可谓是为他一再改变宗法礼制,一再打破了固有原则!
因此,大典结束之后,当李弘壁跟着朱棣来到房间里面,他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朱棣也不废话,他直接将锦衣卫的密报,递给了李弘壁。
“弘壁,看看吧!”
“朕年轻的时候,也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
“只是朕没有想到,你竟然会是朕的孩子!”
李弘壁:“???”
卧槽?
不是来真的啊?
原主还有这么一层曲折离奇的身世吗?
李弘壁傻眼了,下意识地接过这锦衣卫密报一看。
只见里面的内容,无非就是某年某月某日,皇四子朱棣与左都督袁洪之女邂逅,然后就……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句,李弘壁生母袁氏,乃是出身将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