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梁虽将此事暂放一旁,但也知晓此事绝非如此简单。挑灯人决计不会随意而为,若只想将此事变成悬案,不写便是,有那等将山寺恢复原貌手段,何苦将苏梁之名题在寺墙之上。只是苏梁不解,他从鬼山下来时日不多,又会是何人想要嫁祸与他,若这山寺为局,难免有些大费周章。毕竟以活人身死作局,其间算计必要妙到毫颠。
若那挑灯人真心为他作局,必不会如此罢了,恐怕这只是其中一二而已。
一路下山,秦红云见苏梁闷闷不乐,不敢多嘴,毕竟身家性命尽在他手,更不知苏梁是何心性,若是喜怒无常之人,只怕下场,不会比那人头灯笼,好上几分。
挑灯人已乘江流而去,苏秦二人一路自然未遇到。苏梁已从秦红云口中问出,有关秋桐讯息,秋桐学的乃是“千雪剑法”,常年居住在昆仑山脉,即可赏雪,又可修剑。因每年七月十二日,正是他好友童四海生辰寿日,也只有在七月时候,秋桐才会下昆仑山,去玉泉湖畔的杨柳庄上,为童四海庆贺寿辰。
苏梁本欲去昆仑山寻那秋桐,但算来此时已是六月,距七月十二不足半月。从今日来算,如何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也不能抢在秋桐离开昆仑之前赶到,索性便改道去那玉泉湖,在那里等秋桐报杀父之仇。自苏梁将想知之事问出,二人便各怀心事,一路无话。
四日后清晨,朝阳初升,暖光怡人,照在碧波千顷的江流,泛起一片金鳞。
一只如叶江舟,放掉东来,随江流荡漾。舟尾上红袍姑娘半露香肩,将那双玉足沉在一片碧波当中,时而轻轻抬起,带起一汪暖水,溅出层层涟漪。
从那船舱之中,青衫少年苏梁缓缓走出,步上船头,负手而立,望着碧波江流,曼声说道:“朝阳向暖,碧水江流,两岸青山叠翠,倒真是一处应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美景。”
自离山寺已有三日,三日相处之间,秦红云也略略知晓苏梁性子。此时又一荡晶莹玉足,轻声说道:“这去玉泉湖日子足的很,不如你我便在这碧水青天之间,游玩一阵,再去玉泉湖也是不迟。”
秦红月此话倒是不假,此去玉泉湖只消得三五日光景,若是先行而到,久等之际也难说生些事端,不如在此处游玩几日,再去不迟。
苏梁思量一番,点头说道:“也好,也好。等到了江流微缓之处,便停船靠岸,登岸赏玩一番。”
缓流之处,有一停舟码头,倚着码头江岸,翠柳群荫下,开着一家招待往来船客的酒馆。酒馆怕是离城镇不远,吃食酒水应用俱全。此时正值朝晨,码头上也只停了一两只江船。
一夜江船赶路,虽不困乏,却是有些饥饿。苏梁将船停定,便与秦红云登上码头,向酒馆而进。正是盛夏时节,酒馆内木窗俱开,在码头透窗而望,也只有两个船夫渔民,只穿了件裸臂麻衣,吃着小菜,就着馍饼。
朝阳斜照,酒馆虽在林荫丛中,却也将靠着江畔那扇窗前映的暖和。二人便在这扇窗前坐下,秦红云倚着船案,望着江上偶尔来往的三两船只,倒也有种说不出的惬意,只觉此间景色,能长留才好。
秦红云正是望着出神时,苏梁轻笑道:“倒是有趣,码头酒店菜肴真是齐全。若是换做无码头的山路酒馆,莫说鸡鱼牛肉,只怕清炒小菜也拿不出来。”
二人正是闲谈之时,菜肴便陆续上齐,肥鸡酱肉,清口小菜,还有一小缸自酿的水酒。秦红云方见伙计将酒放下,便轻笑道:“今日怎想起喝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