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想学刘知远坐山观虎斗,等到战后再来收拾残局,自己做中原之主吗?”&1t;/p>
“令主刚派人送来消息,王无能畏战,不敢出兵,他手下将领多有不满,有的甚至对他公开鄙视。令主在定州,颇得杨嗣将军倚重,也结交了许多将领,或许能够趁机一举夺得兵权,那时再大军南下,与我们合击辽军。”&1t;/p>
“汴梁如何?”&1t;/p>
“几位长老在汴京已准备妥当,只待这边事成,便刺死太子,一举夺城,恭迎大军凯旋。”&1t;/p>
“师傅在天有灵,要我们主持世间公道!”何无敌转身看了看昏迷中的赵惟吉,低声道:“如今只差他了。”&1t;/p>
赵惟吉一会儿便苏醒了过来,目光迷茫地看着帐顶。&1t;/p>
半晌他方才转头看过来,何无敌的眼睛正盯着炉火,若有所思。&1t;/p>
赵惟吉立时便想别过头去,却又强迫自己面对,低声问道:“我的父亲,他是怎么死的?”&1t;/p>
“你终于问了。”何无敌道:“德昭师弟是被太宗皇帝逼死的。”&1t;/p>
赵惟吉清楚地记得,十三岁那年,自己正在宫中与几位皇子一道读书,忽然皇帝传令让他回家奔丧,从此之后他再未回到宫中。别人对他说父亲是患急病去世,等他问起什么病却都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便是母亲也说不清楚。他一直疑惑,也不是没有过怀疑,只是他故意不去想,时间久了,便似是真的忘了,他本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提起,可是今日才知道,原来有的事是不会忘的。&1t;/p>
何无敌道:”二十五年前,赵光义亲征幽州,在高粱河被辽军打得大败,那是宋军对辽军的第一场大败,当然,后来败仗多了,大家都习惯了。当时大军溃散,所有人都向南逃,皇帝也不例外。当时我随着德昭师弟在乱军之中,看着皇帝的仪仗溃退,忽然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自从师傅死后我一直就想杀了这个狗皇帝,只是他身边高手太多,人又多疑,十分小心,我一直没有机会下手。直到高粱河之役,他的护卫逃散,自己纵马奔逃。”&1t;/p>
“我向着仪仗的方向奔了过去,溃兵太多,契丹追兵也不少,全追着他的大旗走,场面极为混乱。不一会儿他的仪仗便散落在地,兵将全失了方向,不知皇帝在哪儿,我只向着人多的地方追去,竟真的寻到了这狗贼的踪迹,我见到他的背影,身边只有几个侍卫,便张弓搭箭,在他背后连了三箭,你也知我的箭法极好,本有十足的把握射死这狗贼,未料他的贴身侍卫竟全是高手,拨落了两支箭,只有一支射中,我看不清射中了哪儿,只见他头也不回地狂奔,应至少是受了伤。”&1t;/p>
“场面太乱,几乎是眨眼之间,那狗贼便混入乱兵之中,没了踪影。等我再找到德昭师弟时,军中已纷纷传言皇帝中箭身死,残兵聚集,赵光义却不知所踪,军中不可无主,我便一力主张立德昭师弟为新君,将领们也有许多人支持,毕竟这天下是太祖皇帝打下来的,由他的儿子接任合乎道义。可是,德昭师弟却不接受。”&1t;/p>
赵惟吉霍然而起,“这是为何?”&1t;/p>
何无敌道:“他担心狗皇帝未死,万一归来,他不能掌控局势,军中分裂,予契丹人以可乘之机。我反复劝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赵光义经此大败,威望受损,军中对他颇有微词,人们慢慢怀念起太祖皇帝时的无敌宋军,将希望寄托在太祖之子的身上,日后即便赵光义回来,众将已拥立新主,若论起罪来,全是谋反之罪,众人畏惧他归来受责,必然力挺新主,赵光义一人无力回天。”&1t;/p>
“你父亲犹豫不决,我焦急万分,此议一动,有进无退,若不上位,将来必为皇帝所忌,恐怕事后要被清算。你父亲便说再等一日,一日皇帝不至,他便应承下来。我无法,便带着诸太祖旧将及兄弟们日夜巡视,若见到赵光义归来,不等入营,便即斩杀。巡视到第二日天亮,连他的影子也没见着,众人急忙回营,却见那狗贼端坐大帐之中,原来他已于昨夜化装成普通士卒,趁黑混入营中,一力安抚,那些本要拥立的将领便又倒戈,只差这一夜,形势天翻地覆,大势去矣。”&1t;/p>
赵惟吉双拳紧握,虽然事情已过去二十多年,他还是跟着紧张万分。&1t;/p>
何无敌道:“此事后来败露,赵光义大怒,回京之后,将你父亲叫到宫中训斥,不知两个人说了什么,回家之后,你父便自刎而死。”(未完待续)&1t;/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