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家三口,一看便是来历不凡,尤其是当时的士人以坦胸露腹为潮流,那个中年男子,不正是峨冠博带,坦胸露腹吗?
杨彦不敢怠慢,站了起来,拱手肃立。
三个人都打量着杨彦,从外表上看,穿着粗布褐衣,足踏草履,束发的纶巾洗的发白,最多是个地位较低的良人,但是杨彦全身上下都梳理的整整齐齐,仪容俊朗,虽面有菜色,却神情恬淡,一双眼睛也炯炯有神,并无普通人见着士人普遍具有的惶恐或卑微。
这不由让人啧啧称奇。
中年人问道:“小郎君,你在这作甚?”
杨彦答道:“回君候,我在钓长鱼。“
“长鱼?”
三人相视一眼,女孩子问道:“长鱼是什么?钓上来能吃么?“
杨彦笑道:”长鱼味道鲜美,除了可以食用,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有补血益气、消毒清疮、除风湿之效。“
”哦?“
中年女子现出了大感兴趣之色,连忙问道:”小郎君可否细说?“
“阿母!”
女孩子扯了扯中年女子,不依道:“你都不问问人家小郎君姓甚名谁,有你这么失礼的么?”
女子一怔,便转头笑道:“呵呵~~慧娘长大了,不错,是阿母的不是,我们都下车吧,这样坐着才是更失礼。“
”嗯!“
一家三口纷纷下车,女孩子不得无意的介绍道:“这是家君,上葛讳洪字稚川,爵关内候!“
杨彦内心微震!
初来贵地,第一个遇上的居然是在后世被传的如神仙一样的葛洪,显而易见,中年妇人正是葛洪的妻子鲍姑,那个女孩子被称作慧娘,分明是葛洪的女儿葛慧娘。
当然了,这时的葛洪还没那么大的名气,思想理论也未成形。
杨彦抱拳施礼:“原来是稚川先生,久仰久仰,在下杨彦……之!”
报名号的时候,杨彦多添了个之。
据两晋南北朝史大家陈寅恪先生考证,名字后面带个之,是信奉天师道的独有标志,比如沙门常常以竺为姓,不过杨彦认为还不仅止于此,之是虚词,与当时南人崇尚清谈的风气有关。
那么,什么人崇尚清谈?
显然是士族啊,杨彦给自己的名字多加一个之,正是给人一种心理暗示。
“杨彦之?”
果然,葛洪怔了怔,便问道:“敢问杨家小郎君,可是出身于弘农杨氏?”
杨彦暗笑,实际上他正是故意往这个方向引导,弘农杨氏远在关中,与江东小朝庭八杆子打不着,但是又不能承认,毕竟冒充士族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他只需要模模糊糊,敷衍了事。
于是,杨彦眉心微拧,说道:“在下出生于建康,先君虽诗书传家,却半辈清贫,想来……与弘农杨氏没甚联系。”
杨彦越是这么说,葛洪就越是心存疑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