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家汽车公司距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
办公室里顿时爆发了一阵欢快的口哨声和鼓掌声。
由于当时的补贴价格实在太高了。于是就诞生了一大批技术与实力不相称的企业,盯上了这些补贴的资金。
而晋省的那家汽车企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可以说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有人想要借着补贴打捞一笔,自然就有人盯上了这些掌握了资金的老板。
于是有人负责搞系统集成,有人负责搭建成熟的第三方汽车平台。
简单的说就是把复杂的汽车工艺做的跟手机一样。
底盘,电池,电机,电控。甚至还有定制化的车机操作系统。
所有的一切都有人帮你搞定。
只要你有钱,并且愿意花钱,这些技术都是公开的,唾手可得的。
甚至如果你的资金更充裕一点。
你还能蹭上自动驾驶,自动泊车,智能行驶的新赛点。
陈青峰手上那家半死不活的企业,最值钱的一部分就是有一张国家许可的汽车生产牌照。
虽然在此之前,那家车企只是一家生产老年代步车企业。
但由于在晋省,汽车工业实在薄弱。
所以出于公平起见,上面还是特批了这家规模很小,而且几乎注定要失败的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证。
也就是说这家车企是可以在国内销售的。
这就有点价值了。
于是陈青峰和王星耀就把手上的这家破烂企业,介绍给了越南人范松旺。
“越南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国内的市场,然后用廉价的人工成本参与竞争……”
范松旺听到这个想法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行得通。
起码从逻辑上来讲,国内的车企,不管哪一家的雇员几乎都在大几万。
而中国人的薪资标准,如果和更年轻的越南人比起来,那简直就太美好了。
所以只要稍微算一笔账,似乎就应该明白,这套办法就是行得通的。
其实他们怎么想不重要,关键的是资本会怎么想。
“范总,这些天来我待在这边,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要怎么合作,我想这么说,一家能够在中国国内生产销售汽车的企业资格到底有多值钱,我想范总应该比我清楚……”
陈青峰和王星耀坐在谈判中的另一侧,范松旺的眼中透露出了渴望的眼神。
越南虽然经济发展的不错,但他们的人均收入太低了,就如同20年前的国人一样。
2000左右的收入,根本就无法支撑更高级一些的消费品。
比如汽车……
所以这种东西生产之后,大概率是要在国外销售的。
如果陈清风手上有一家企业,本来就拥有可以用向中国出售汽车的资格,那么事情就简单了。
越南出口的汽车有贸易协定,关税成本和国内本土生产的汽车几乎一致。
而与此同时,越南因为中国的关系和美国在贸易领域合作也更进一步。
请把越南的经典产品在美国能够拿到比中国生产的产品更低的关税。
这只是关税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人力成本,一个中国人的工资足以雇佣3~5个越南的普通工人。
算一下这样一来,汽车的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
所以范松旺,怎么能不心动呢?
但真正的问题是他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