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法、美三国不顾中国代表团的强烈反对,将德国强占的中国的胶州湾、胶济铁路以及德国在山东的其他特殊权益无条件让与日本。北洋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压力,竟准备在这个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一经传出,举国一片哗然。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23日*第一次全国*胜利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
光影故事
一
自1840年*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壮而沉重的历史,她背负着中国人民在*、封建主义压榨下的无穷无尽的苦难,也记载着勇敢顽强的中华儿女一次又一次血洒华夏大地的英勇抗争。然而**的封建王朝和*相勾结,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国破人亡,民族垂危,中国向何处去?谁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面对混沌的苍穹发出这样悲怆的呐喊!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宣告结束,作为协约国成员的中国也沉浸在欢庆当中。德国列强强加在中国土地上的耻辱标志克林德碑被推倒了。亿万中国人民,祈求公理胜利,强权失败。然而公理没有真正的战胜强权。
1919年1月18日,协约国首脑聚首巴黎,召开和会。*不顾中国人民的再三呼号,于4月30日悍然决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1919年的5月,四万万中国同胞对北洋政府祸国殃民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
月色下的北京大学广场上,一群学生聚集在一起。当黄凌霜把中国巴黎和会失利的消息公布时,群情激昂,同学们振臂高呼:“不做亡国奴!还我青岛!还我山东!”,人民对*愤恨的口号回荡在广场上经久不散。
北京大学法科礼堂汇集着着千余名学生,邓中夏、张国焘分别在讲台上做了激昂的演讲。接着张太雷满含热泪地站在长板椅上:“决不能做亡国奴!要是中国真的亡了,我,我宁愿去死!”学生们高呼“对,决不能做亡国奴!”,这时场内一片哭泣声。
谢绍敏忍着哭,跳到长椅上,大喊一声:“哭有什么用!”说着,“哗啦”一声,撕裂长衫,咬破中指,在衣襟上书上“还我青岛”四个大字。人群中,罗家伦振臂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顿时会场里口号声响成一片。黄凌霜举起血书,大声疾呼:“还我青岛,示威去,游行去,我们赶快行动!”
刘仁静激动地站在台上说道:“同学们,为筹备明日游行,请大家捐助。”顷刻,人群拥向主席台边,银元、钞票、铜板纷纷扔到台上。这时,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步入会场,目睹这情景深深感动。他伸手入怀,掏出镀金怀表,并交给了邓中夏。邓中夏忍住泪水,鞠躬:“谢谢李先生。”李大钊的眼眶似乎也湿润了,微微鞠躬:“谢谢你们,谢谢同学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