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第一批三十把工兵锹就运到了洪沟村。
王学新拿着工兵锹试了试手感,还是比较满意的。
它的长度比大刀稍短……此时华夏军队使用的抗战大刀大多是北平生产的大刀格式,总长90CM,重1.6公斤。
这重量虽说只有三斤多,但八路军战士有许多长年营养不良或是年纪小的战士,单手很难耍得动这大刀。
确切的说并不是“耍”不动,用这三斤多重的东西摆摆架式那还好,问题是战场上与敌人对阵可不仅仅是这样,比如用大刀架开鬼子刺来的刺刀……这要是提着刀都费力,刀上就没有刺度也没有力量,于是这条命也就完了。
因此,装备大刀上战场非得一些身强力壮的战士不可,比如和尚就常年背着一把大刀。
普通战士要想玩得动,还真得多练多耍。
王学新整的工兵锹全长60CM,仅重1.35公斤,这重量和长度很适合普通战士,就算没练过的耍起来也不费劲。
另外,它折叠后就剩下一个25CM长的锹面,既可以塞进挎包又可以直接背在背上,完全没有大刀及木柄工兵锹的不便……大刀背在背上会冒出一个长长的刀柄,不便丛林穿行,木柄工兵锹通常是扣在侧后腰部,木柄会限制行动。
孙铭也试了试,感觉十分称手,又折叠了背着,心下就有些奇怪。
这长度、重量以及折叠后的尺寸按理说应该需要长期测试、反复验证以及多次修改才知道。
而小东北却是直接给出数据画出图纸,且生产出来后各方面都堪称完美。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运气?
猜测?
还是仅凭感觉?
孙铭不知道的是,王学新在现代时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早就对工兵铲的各方面数据熟记于心了,当然不需要测试。
不过孙铭最关心的还是工兵锹的“飞爪”功能。
他摆弄了下,就问王学新:“王连长,这飞爪……”
王学新没多说什么,抓着工兵锹一坳就将锹面折叠至90度,再将铆钉一插将手柄固定,一个以锹面为倒勾的飞爪就形成了。
孙铭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
晋军的军工虽说已没有当初太原兵工厂时的光辉,但怎么说也是抢出2%的关键设备,其中包括一千多台机床以及两百多部电机,拥有生产枪支弹药的能力。
王学新要是能转投晋军,能发挥的作用很可能会更大。
但是……
作为一个现代人,王学新当然不会傻到投靠最后不是被歼就是投诚八路军的晋绥军,虽然此时晋绥军的形势要比八路军好得多。
想了想,王学新不答反问道:“孙兄,你以为此战,华夏能否打赢鬼子?”
孙铭一愣,问:“王兄为何说鬼子?”
王学新回答:“此战结果无非是两个可能,一是华夏赢二是鬼子赢。若华夏无法打赢鬼子,我王学新是在八路军还是在晋绥军就没有任何区别。若华夏能战胜鬼子,王兄以为晋绥军能与八路军一决高下?”
王学新这么一说孙铭就无言以对。
孙铭身为团副官,心里很清楚晋绥军的状况。
这支十余万人的部队在全心抗战时还能保持相当的战斗力,现在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如果说还有什么能打的部队,也就只有楚云飞的358团了。
但仅凭一支358团又如何能扭转大局?
就像这一仗,358团的确是想与鬼子拼到最后,却阻挡不了内部叛军在背后插上一刀。
反观八路军,却是士气高昂上下一心。
这还是其次,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深受全国百姓支持,这使其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迅速补充兵源并发展壮大……这才是一支有源之水啊,能越打越多无穷无尽。
反观晋绥军,此时只能靠强拉壮丁保持规模,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是八路军的对手?
些许装备及工业上的差距,在这战斗力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想到这,孙铭就有些尴尬。
因为若王学新看明白这点,所谓的好心劝降就是把王学新往坑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