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人来说,高中同学,乃至于大学同学,能够在党政机关里面并肩工作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王学平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不是分进了科研部门,就是下海经商,少有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情况。
落一叶而知秋,由小见大。
在官场上,所谓同学的关系,主要是指党校或是大学硕博班的同学。
官场文化,说白了就是一种圈子文化,能够在小圈子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多可以互相照应着,东方不亮西方总要亮吧?
人脉关系网的本质,体现在,一般人办不成的难事,你找个熟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办成了。当然了,“润滑剂”必不可少。
有利益共享,没有利害冲突的基础,小圈子里的人们,关系基本可以处得很好,有些人甚至可以交到一辈子的好兄弟。
在学历至上的气氛之中,领导们为了不栽倒在提拔的起跑线上,往往会利用公款报考一些名牌大学的硕博班。
领导们都很忙,实际上,每年难得上几次课,可是文凭照拿。这里边就涉及到了大学领导和地方领导,彼此利益输送的问题。
互利互惠,才能双赢嘛!
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的过程,同时,又是彼此mō底的过程,这么一来二去的,大家彼此之间也慢慢地熟络了。
王学平很少说话,默默地含笑倾听,李光彪话却很多,今天他唱的是主角。
报社要闻部主任叶高强,偶尔插几句话进来,每每却有妙语出现,捧场的时机恰到好处。
汪晓海则完全地充当了忠实听众的角sè,也许是巧合,小汪所处的位置,恰好离茶水柜最近,于是,替同学们端茶递水的工作,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同学们天各一方,彼此之间完全没有利害冲突,随便怎么胡侃都没所谓,室内的气氛既热闹,又很放松。
在这种没有任何包袱的闲聊,王学平觉得是一种享受。要知道,到了他这种身份地位的中高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场合,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掰碎了,咀嚼好几遍,才能吐出嘴巴。
“时间不早了,老四还没领教材吧?老三,你来得早,熟门熟路的,就帮着整一下吧。”聊得正兴起的时候,叶高强抬腕看了看表,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他早就注意到,王学平书桌上和chuáng上并无书本的存在。
王学平暗暗点头,不愧是报社里的大才子,叶高强的观察力超强。
鉴于三天后就要开课了,大家手头都还有些sī事没有处理好,于是,几个人约好了,下午六点半钟准时在宿舍里集合。
汪晓海在京城既无亲戚,又无朋友,索xìng无事,就陪着王学平,找教务部领了崭新的教材。
在回宿舍的路上,王学平一直惦记着和孟秋兰的约会,就托词要去会个老同学,拜托汪晓海把教材拿回宿舍去,他自己则快步出了党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