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军刀号”后右舷炮既同目标——舰艏和舰舯之间的舷墙——成一斜角,则“射声号”舰桥右端亦在是次炮击“误差”范围之内,对于火炮来说,击中前者和后者的概率,其实大致仿佛;能够击中舰桥最好,未击中舰桥的话,击中其左近其他有价值的目标也不坏——譬如,布置在主甲板上的小口径火炮。
那种“古怪而可怕的速射武器”,在“军刀号”后右舷炮炮长眼中,就是一种“小口径火炮”。
应该说,这一策略,基本算是完美的实现了;而且,幸好是一枚实心弹——舰炮之首发,兼修正弹着点之作用,一般来说,是不用昂贵的开花弹的——若是一枚开花弹,因为弹着点距离舰桥太近,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
但“射声号”的报复随之而至。
一枚六十八磅炮弹击穿“军刀号”左舷船壳,钻进了舰体。
这虽然也是一枚实心弹,弹着点亦在水线以上,然而来势猛恶,横扫过“军刀号”的厨房和军官舱室之后,击毁了弹药舱的通风机,一路之上,不仅造成了十余名官兵的死亡和重伤,更由左而右,几乎斜斜的将“军刀号”射了个对穿,对“军刀号”的舰体结构,造成了相当的破坏。
幸好,未直接击中弹药舱。
还未来得及庆幸,一枚一百一十磅炮弹便落在了“军刀号”的后甲板上,将后甲板炸开一个大洞之后,沿一条斜线,向下继续扑击,右上而左下的穿过了整个舰长室,击穿了其下方的水线带,冲进了大海。
上一枚六十八磅炮弹,虽然在“军刀号”舰体内横扫而过,但到底没有将“军刀号”真正射穿;这枚一百一十磅炮弹,却是实实在在,由上而下的将“军刀号”扎了个透心凉,其造成的危害,也远远超过了那枚六十八磅炮弹——舰艉左侧水线带破裂,海水立即汹涌而入。
而且,破裂的方式是由内而外,不是由外而内,几乎无法堵漏。
不过,这枚炮弹,不是“射声号”发射的——“射声号”距离“军刀号”甚近而弹道平直,是不可能实施这种“吊顶攻击”的。
这枚炮弹,是“射声号”左后方的“虎贲号”射出来的。
“射声号”对“巴斯瓦尔号”发动冲角撞击之时,“虎贲号”便打出旗号,通知左后方的“右二支队”,自己将把航线调整至“射声号”和“右二支队”之间,即由原先居“射声号”正后方变为居“射声号”左后方,这样,“虎贲号”才有射界为“射声号”提供炮火支援。
“虎贲号”编入“右一支队”,其主要作用,本就是为“射声号”充当“带刀护卫”的。
“虎贲号”舰艏炮这一击,瞄准的,其实是“军刀号”的舰艏,但弹道略高、略偏,无心插柳,竟形成了威力更大的“吊顶攻击”——事实上,对于“虎贲号”这一击来说,炮弹是落在“军刀号”的后甲板上,还是落在“军刀号”舰艏前方的海里,概率基本是一样的。
海水不断自舰艉左侧裂口涌入,“军刀号”不但慢慢向左倾斜过去,舰艏也慢慢的抬了起来。
这个时候,“军刀号”舰长下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命令:
左满舵!撞击“射声号”!
*